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采用Ames试验法,对锦绣川、卧虎山水库水源水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水库源水未受到具有致突性污染物的污染,但以卧虎山水库为源水的自来水具有致突变性,不过污染很轻,还不失为清洁饮用水。  相似文献   
102.
简单阐述了油气回收的意义,并对几种常用的油气回收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其优缺点,重点论述了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和典型应用实例,最后对膜法油气回收与其它方法作了比较,对膜法回收现阶段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膜法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油气回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通过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春玉米,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配方的生长调节剂能明显提高春玉米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在生长调节剂PGR2处理下,玉米功能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09.3%~138.3%,其它处理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论在玉米功能叶片还是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在测定的各时期均高于对照;功能叶片中蛋白水解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在所有处理中,以PGR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4.
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国内道路运输危化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准确把握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简称"SPAC")中水分的运输和耗散规律是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前提。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区,结合现场实测和模型模拟方法,探讨台田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芦苇SPAC系统中的水分运移耗散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芦苇蒸散发(ETa)开始下降,ETa下降的地下水埋深阈值在100 cm左右;随着地下水埋深的降低,生长季0~120 cm土壤剖面由水分亏损转为盈余,亏盈转换的地下水埋深阈值在60 cm左右,并且亏损量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2)相同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对不同月的土壤水分储量、蒸散发的影响程度均存在差异,其中6月影响程度最高。在对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时,应避免在汛期前的春季进行大量的生态补水,可以优先考虑在生长末期的秋冬季来进行生态补水。3)综合考虑植被生长需求和生态节水,白洋淀芦苇最优的地下水埋深区间在110~150 cm,此时生长季内芦苇蒸散发具有10%~20%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开发了新型热解气化与烟气净化系统,以热解气化分解生活垃圾并焚烧可燃气体,将产生的烟气冷却至250℃以下,通过旋风除尘、脱酸除雾、脱雾除尘等工序进行净化处理。应用结果表明:焚烧炉烟气经该工艺处理后,各项指标均可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要求。  相似文献   
107.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光新  杨建锋  刘强 《生态环境》2004,13(2):290-292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退化严重,直接表现为“三化”(即土地盐碱化、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盐碱地面积已增至160.69104 hm2,与50年代相比,盐碱地面积增加52.79104 hm2,平均每年增加1.35104 hm2,年递增率1.3%;建国初期,嫩平原吉林省西部草地面积252.9104 hm2,到了1999年,草地面积仅为122.3104 hm2,年递减率约2.6%,而且草原的质量也在下降。目前,沙地面积68.6104 hm2,土地沙化局面已基本控制。文章系统分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和驱动机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8.
氮源对于气相生物滴滤床的净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喷淋液体在生物滴滤床中分布不均匀 ,导致床层中局部氮源不充足 ,从而使滤床的去除效果降低。提高喷淋液中氮源的浓度 ,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净化效率。采用NH-4 N会导致滤床中硝化细菌的生长和累积 ,使得异养菌和硝化细菌在溶解氧、氮源和填料空间上形成竞争 ,并致使氮源分布不均匀 ,而采用NO3 N作为氮源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影响,文章通过不同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玉米,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功能叶片、茎杆、籽粒中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春玉米功能叶中全氮、蛋白氮的转运;提高春玉米茎秆中氮素的转运量以及玉米的产量;加速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从而提高玉米的品质。并以施生长调节剂配方2 吐温80(PGR2)的配方效果最好。实验中应用的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有效的促进玉米氮白质积累的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0.
以上海市某发酵类生物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排放的苯、甲苯、二甲苯、苯酚、甲醇、甲醛6种VOCs的扩散规律进行模拟,采用最大增量反应(MIR)与风险评估四步法分别对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与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使用ArcGIS软件实现人体健康风险的可视化.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制药企业排放的甲苯与二甲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度较高,分别占47%和29%;通过呼吸途径产生的居民致癌风险为7.04×10-7,低于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非致癌物质引起的健康风险较小,远低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因此,本研究中发酵类生物制药企业排放的VOCs不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但需考虑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并应控制企业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