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99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海藻中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P的特异性高、共存离子干扰小、显色稳定的钼蓝分光光度法,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通过在酸性条件下PO43-与钼酸铵结合生成磷钼酸铵,并经对苯二酚、亚硫酸钠还原成蓝色化合物-钼蓝,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60 nm条件下,对海带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该方法所用试剂少、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测定结果精度高、准确度好,回收率为99.1%~100.5%,是一种简便、快捷测定海藻体内总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攀枝花苏铁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从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的茎、雄花、雌花和种子中共分离出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佳味酚β芸香糖苷(1),穗花杉双黄酮(2),罗汗松双黄酮甲(3),5,5″,7,7″,4′,4-六羟基(2′,8″)双黄酮(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和棕榈酸(7).其中1和4均为首次从苏铁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3.
什么是职业烙印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用单位特色的烙印。著名的管理学家莫尼卡·希金斯把职业烙印定义为一个人在某家公司工作时获得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能力、行为风格、关系、信心和意识等特征。例如,在面临困难时,  相似文献   
84.
本刊讯2月5日,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9年全省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部署2010年全省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和措施。会上,对《2010年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和《江苏省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工作规范》两个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5.
本刊讯4月24日,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法车发车仪式在盐城举行。省安委会副主任、省安监局局长王向明,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正邦出席仪式并讲话。省安监局领导于宗立、陆贯一、刘振田、刘文华参加了发车仪式,副局长赵建军主持了仪式。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舰船应用时与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针对一种典型舰船用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开展0.5、1、1.5、2 a期的自然曝晒试验,进而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其与低合金钢的电偶腐蚀效应,结合老化机制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老化行为对其与钢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在青岛大气环境曝晒不同周期的复合材料试样,开路电位与低合金钢相差较大,存在较高的电偶腐蚀倾向。随曝晒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表面微裂纹不断产生、扩展,导致电化学反应活性点增多,两者电偶电流密度随之增大。在青岛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2 a后,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与低合金钢的电偶电流为0.356 9 μA/cm2,两者的电偶腐蚀敏感性达到B级。  相似文献   
87.
用参评因子动态排序法评价环境综合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评价环境综合质量常用的方法是计算加权平均的综合指数,其中权重的确定又多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计算两个参数yi1和yi2,并据此对各因子进行分类并排序,由此可定性确定各因子对环境总体污染的相对重要性,并判识环境污染中的关键因子、预警因子、趋好转的因子及可不必特别关注的因子;为定量确定各因子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再依排序位次对其赋值,然后利用所赋之值进行因子间的两两比较以克服AHP法一般应用中因各人掌握标准有异而造成比较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权重确定完全建立在监测数据的客观基础上。此外,因环境污染状况随时空改变,若需对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环境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给各因子赋予不变的权重显然不妥,而用上述思路和方法可依据实测值的差别对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环境评价因子进行有根据的差异排序,然后再用AHP法定权,这就使不同时空环境质量的比较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88.
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它们所起作用各异,为尽可能客观地找出其中的关键因子,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治理或准确地评价环境治理效果,设计了一套直接寻找关键因子的方法,称作增量趋势法。该法是利用环境监测数据Ci与标准值Cis,计算出各因子的相对超标量yil=[Ci(t)-Cis]/Cu及相对变化量yi2=[Ci(t)-Ci(t-1)]/Ci(t-1);根据相对超标量yi1和相对变化量Yi2的符合(>0或≤0)的不同组合方式,将各因子分成4种状态,再在各状态中,依yi1或yi2的数值大小进行了排序;最后,由各因子组合方式,由各因子所处的状态与位次进行总排序,找出关键因子。为说明该方法如何运用,以南京市内秦淮河水质为例,分析了各水污染因子所处的状态,并进行了排序,同时还 与传统方法做了简单的对比。结果表明增量趋势法具有如下特点:(1)物理意义明确,分析方法简明,适宜于用计算机和环境信息数据库进行自动化分析;(2)由于增量趋势法是利用原始监测数据,通过简单运算来寻找关键因子的,因此,能客观地判别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揭示污染治理的效果,找出污染加剧的原因,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减少治理的盲目性;(3)增量趋势法同时还考虑了污染因子的动态演变过程,可分析随时间推移各因子趋于好转或恶化的变化趋势,与许多静态方法相比,增量趋势法可对各因子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更准确的预断。  相似文献   
89.
细菌在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DNA和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不同曝气强化方式影响下的人工湿地单元内细菌多样性、代谢活性和功能.结果发现:①养殖废水和人工湿地处理组共检测到细菌4 04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α-变形菌、γ-变形菌和拟杆菌为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且人工湿地曝气强化方式会在...  相似文献   
90.
掌握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基于189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中w(As)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成土母质、水系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w(As)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中w(As)在3.74~35.32 mg/kg之间,平均值为14.64 mg/kg,其中超过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风险筛查值的采样点仅占总采样点的7.53%.②地累积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As处于无污染至轻度污染状态.③研究区土壤中w(As)总体呈西高东低的趋势,高值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市的南部、崇州市的东北部以及邛崃市与新津县接壤处.土壤As的块金系数为26.60%,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④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强,成土母质对土壤中w(As)的影响已经不显著.距水系越近,土壤中w(As)越高.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w(As)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w(As)差异显著,表现为园林地>农林地>水稻-小麦轮作>水稻-油菜轮作>水稻-蔬菜轮作.研究显示,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中w(As)总体偏低,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市的南部、崇州市的东北部和邛崃市与新津县接壤一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As空间变异的影响超过水系和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