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江西铜矿及冶炼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稀土元素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姝兰  黄益宗  王斐  徐峰  王小玲  高柱  胡莹  乔敏  李季  向猛 《环境科学》2015,36(3):1060-1068
研究江西省铜矿开采和冶炼对周边农田土壤、农作物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矿开采和冶炼可提高土壤及农作物稀土元素的含量.德兴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总稀土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112.42~397.02mg·kg-1和48.81~250.06 mg·kg-1,总稀土元素平均值分别为254.84 mg·kg-1和144.21 mg·kg-1,分别是江西省背景值的1.21倍和0.68倍,全国背景值的1.36倍和0.77倍,对照样点的3.59倍和2.03倍.贵溪冶炼厂周边10种农作物样品中总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为0.35~2.87 mg·kg-1,作物叶子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茎和块根.番茄、空心菜叶和萝卜叶中总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2.87、1.58和0.80 mg·kg-1,均超过我国蔬菜和水果卫生标准的总稀土元素含量限值(0.70 mg·kg-1).矿区居民终身摄入稀土元素的总量为17.72μg·(kg·d)-1,低于安全剂量和临界值,对人体还不构成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说明在江西进行铜矿开采和冶炼时必须重视稀土元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江西省典型稀土矿区龙南县重稀土矿区土壤、水体和主要农作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并评价了稀土元素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在538.73~1625.76 mg·kg-1之间,平均值为976.94 mg·kg-1,分别是江西省和全国土壤稀土元素含量背景值的4.53倍和5.09倍.矿区河水稀土元素浓度达55.72 mg·L-1,为对照区河水稀土元素浓度的8974.7倍.井水中稀土元素浓度为0.033mg·L-1,是对照区井水稀土元素浓度的10.55倍.10种农作物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为1.04~78.57 mg·kg-1,均超过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稀土元素含量的限值(0.70 mg·kg-1).不同农作物品种稀土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小白菜萝卜红薯包菜紫芋地瓜芋头辣椒西红柿稻米.参照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方法,评估了稀土元素经口摄入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发现矿区居民通过农作物和井水摄入的稀土元素日均摄入量的总和为295.33μg·kg-1·d-1,远高于稀土元素对人体亚临床损害剂量的临界值,说明稀土元素对矿区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小白菜和萝卜对矿区居民食物日均稀土元素摄入量的贡献率高达76.92%,建议当地居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饮食结构,少种植和食用小白菜和萝卜,选择对稀土元素具有低积累的农作物品种,以降低稀土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3.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QHSE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过程管理和PDCA模式,探讨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流程设计的理念,在分析QHSE体系管理流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了QHSE体系标准的融合和体系管理流程设计的整合方法,指出了炼油企业建立QHSE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4.
硝化污泥富集及其强化高氨氮冲击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为富集装置,以预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外加硫酸铵为培养基质,研究了温度、溶解氧、氨氮容积负荷、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等因子对硝化污泥富集的影响并核算富集成本,同时考察了该硝化污泥用于强化废水生物系统抗氨氮冲击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MBR中富集培养182 d后,污泥的硝化活性达到98.41 mg·(L·h)-1,比启动时提高约30倍,硝化菌产量为14.96 mg·(L·d)-1,富集1 kg硝化污泥成本为3.52元.温度是影响硝化污泥活性的主要因素,低于15.0℃时污泥的硝化活性降至最高值的三分之一,降低氨氮容积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低温的影响.此外,溶解氧不足时,亚硝氮积累减缓了硝化菌富集速度.把上述富集的硝化污泥应用于受高氨氮负荷冲击的生物处理中试系统中,投加2%硝化污泥后,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由29.4%提高至88.4%;此后该系统在水温降至(13.3±1.6)℃时,氨氮去除率也能高达99.0%.上述中试结果显示了硝化污泥富集后用于生物强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提高其硝化功能启动与恢复速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后,“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做为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5 年,江苏省如东县地震局始终把全县重要建设工程安全性评价工作视为全年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全年共完成“安评”6项目,其中包含国家级“I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1个、省级燃气发电项目1 个,县级重大工程项目4个;完成一般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达16项。在“安评”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6.
施工过程中人因差错控制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个钢筋砼单筋梁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失效概率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检查抽样率为100%的首次检查对控制人因差错非常有效,提高取样率可以有效减少和降低人因差错的发生及其影响程度,但随检查次数增加检查效率直线下降。当对各种工序进行比较细致的检查时,适当提高结构参数设计值可有效防止由较难检查出来的微小人因差错引起的结构失效。显然,质检方法、检查次数、取样率和提高结构参数设计值对人因差错控制效率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人因差错控制效率与检查人力、物力投入成正比。上述结论对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人因差错的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在归纳一般的物流系统车辆调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灾害时期车辆调度紧迫性的特点建立了紧急情况下的带时间窗约束的车辆应急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最少用车量和最快完成任务两种调度目标。针对车辆调度模型用常规解法求解困难的情况,讨论了提高求解效率并适合于计算机程序实现的启发式求解方法,提出了两种基于C-W节约算法的启发式算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实例研究表明两种算法均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改性沸石对土壤铅、锌赋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研究改性沸石对污染土壤中Pb、Zn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Pb主要是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存在,土壤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添加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酸提取态Pb、Zn的含量,提高土壤残渣态Pb、Zn的含量。与CK处理相比,添加4种沸石导致土壤酸提取态Pb含量降低8.7%~40.3%,土壤酸提取态Zn含量降低10.5%~49.8%(培养1个月)。硝酸钾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更能显著地降低土壤酸提取态Pb、Zn的含量,而氢氧化钠改性沸石和硝酸钾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更能显著地降低土壤酸提取态的Zn含量。培养1、2和3月后,不同沸石处理导致土壤残渣态Zn比率分别比CK处理提高14.4%~23.5%、19.6%~23.7%和1.9%~11.1%。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沸石经过一定方法改性后,是固定污染土壤Pb、Zn的潜在改良剂。  相似文献   
79.
为了挖掘个人因素(人格特质和事故经历)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提升现有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一种个性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基于认知模型、大五人格理论,通过533份有效建筑工人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讨论将个人因素纳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人格特质在不安全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其应用于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事故经历影响工人的冒险倾向;高冒险倾向和高不安全行为意图的工人均具有低宜人性和尽责性与高开放性和外倾性的特点;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在冒险倾向与不安全行为意图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利用人格特质可以有效判别不安全行为意图。最后,研究还提出了将人格特质应用于安全指导和安全培训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0.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内部发展差异悬殊,探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9省份2000—2018年经济、资源、环境相关的64个指标数据探索黄河流域生态效率,采用熵权法、全局SBM为基础的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生态效率时空变化趋势和影响动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1—2018年,黄河流域整体生态效率虽有一定提升,但沿黄9省份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且两极分化严重。随时间渐近,生态效率高值区(1.0以上)在流域下游聚集,生态效率低值区(0.2 ~ 0.6)向流域中部收缩。②时序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正向驱动效果明显,科技创新的影响由正转负,环境治理和对外开放暂未发挥积极作用。③空间影响分析发现,上、中、下游存在显著的影响因素异质性。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分区实施产业协同发展、优化环境治理投资、改善对外贸易结构、从全过程挖掘污染减排潜力等政策建议,为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