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贝叶斯网络对于解决复杂设备不确定性引起的故障具有优势。考虑到多数情况下贝叶斯网节点的联接形式均为汇合联接,分析了常见的汇合联接形式,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即层次模块消元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装置故障形式及特点,构建贝叶斯网;然后将构建的贝叶斯网进行分层,各层组成一个新的模块;接着分别计算新模块在各种状态下的概率;最后将各层次模块结合在一起,求得叶节点各种状态下的概率。实例应用表明,层次模块消元法与桶消元法计算结果一致,适合装置各种状态概率计算。  相似文献   
52.
腐殖质作为电子穿梭体在介导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降解和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市政污泥堆肥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bility,ETC),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探讨堆肥过程胡敏酸化学组成和结构变化对其ETC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electron accepting capacity,EAC)和电子供给能力(electron donating capacity,EDC)分别在12.46—18.62μmol e-·g~(-1)C和165.07—257.84μmol e-·g~(-1)C之间,从堆肥初期到堆肥末期,两者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肥前期N、C和H含量下降较快,而S含量在后期下降较快.平行因子分析发现,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中代表类腐殖质物质的组分1和组分3的含量逐渐升高,而代表类蛋白物质的组分2的含量逐渐减少.胡敏酸HIX、S_R和SUVA_(269)分别从初期的0.523、3.33和1.69变至0.732、2.20和2.39,说明胡敏酸中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程度、分子量和芳香性均随着堆肥腐熟呈现出增大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堆肥进行胡敏酸中类腐殖质物质增多、类蛋白物质减少,导致胡敏酸分子量、芳香度与腐殖质化程度增大,从而促进了胡敏酸EDC和EAC的增加.  相似文献   
53.
1 IntroductionAseveryoneknown ,chelatingresincontainingheteroatomsuchassulfur,nitrogen ,andoxygenpossessexcellentadsorptionandselectivitypropertiesformetalions,especiallyfornoblemetallicions.Therefore ,manyeffortshavebeendonetopreparetheabove mentionedre…  相似文献   
54.
广西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统计软件SPSS支持下,深入分析了广西土地利用现状及1996—2001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5.
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以盐碱土壤为基质的不同湿地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对水中低质量浓度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实验表明,芦苇系统、香蒲系统、车钱草系统和无植物系统均对水中低质量浓度的N具有净化效果。3种植物系统相比,香蒲系统的净化效果较其他二者较佳,芦苇系统与车钱草的净化效果相当;同时实验也表明4种湿地系统对低质量浓度的P不具有净化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P质量浓度反而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6.
本文立足于辽东山区微型小流域的地域空间,以经营开发“特色农业”为主线,着眼于山区小流域的特产资源的培育与开发。通过资源培育和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将山区小流域的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从而实现山区流域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究不同环境下密闭容器内微环境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连续采集室内存放、户外遮盖、户外暴露3个包装容器内外11个监测点的温湿度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容器内温度、湿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 户外容器日间温度梯度大,昼夜温差高达30℃,温度波动远大于室内容器的1.1℃,篷布遮盖能降低20%的温度波动.容器内相对湿度不受环境湿度影响,但与温度强烈负相关.结论 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对包装容器内温湿度的变化与分布有决定性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8.
岳麓山空气负离子及空气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空气离子测量仪,于2003年10月~2004年9月对岳麓山及其周围地区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量,并用相应的方法对其空气质量作了评价.结果表明,岳麓山正、负离子之比的单极系数q值较小,空气离子评价系数CI值均大于0.7,空气质量良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垂直变化明显,山体中部明显高于山顶和山麓地带,且非核心景区高于核心景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1月最低,9月最高,夏、秋两季相当,春季好于冬季;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规律(6:00~19:00)为清晨和中午低,上午和傍晚高,一天中存在2个峰值;下雨后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要好于下雨前,两者差异显著.而晴天空气负离子和空气质量要略好于阴天,但两者差别不明显;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差异显著,其大小依次为:风景区>大公园>小公园>商业区>一般交通线>交通干线>汽车站.  相似文献   
59.
废旧汽车的环境问题与回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育  夏北成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58-161
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之废旧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废旧汽车的回收处置技术、管理方式和相应法规都不完善.因此,分析了废旧汽车主要污染物的危害,研究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措施,提出了加强废旧汽车回收管理法规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回收管理体系以及示范试点,开发生产绿色汽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富集不同来源堆肥过程中的腐殖质还原菌,并分析比较其异化铁还原能力差异,发现其电子转移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蛋白类>纤维素类>木质素类.相关性分析表明,Leucobacter、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和Sporosarcina是极显著影响异化铁还原的腐殖质还原菌属.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关键腐殖质还原菌与堆肥过程微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可溶性有机氮是影响这些关键腐殖质还原菌变化的主要微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堆肥微环境因子与关键腐殖质还原菌菌群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提出一种促进异化铁还原相关的腐殖质还原菌生长的调控方法.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堆肥中影响腐殖质还原菌群落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于环境中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