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8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25篇 |
综合类 | 173篇 |
基础理论 | 35篇 |
污染及防治 | 19篇 |
评价与监测 | 7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该文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ASE)-凝胶色谱净化(GP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土壤中1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正己烷/丙酮(1∶1,V/V)为萃取溶剂提取,凝胶色谱净化,经HP-5MS(30.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16种苯胺类化合物在0.5~10 mg/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取样量为10.0 g时,1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MDLs)在0.021~0.076 mg/kg之间。在空白基底中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2.2%~96.1%之间,精密度(RSD)均10%。实际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4%~90.1%。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准确、稳定,能够满足土壤中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3.
44.
45.
开展上地幔-地幔中稀有气体的研究,对探讨地球内部物理性质、存在状态、运动规律,以及与大气-地壳间的某些依附关系,从而进一步对比和追索“行星”物质的起源、存在、演化将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些研究对揭示地球起源和演化规律、查明矿产资源的分散富集、地壳的构造变动规律和时空关系等等,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并且 相似文献
46.
通过分析近几十年来北部湾北部流域入海通量变化及其海湾生态环境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主要结果表明,1991年来北部湾北部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呈明显增加趋势,海岸则以较快速率侵蚀后退,海湾水质明显恶化。同时,海湾溢油污染和赤潮等生态环境灾害在规模上出现扩大和蔓延趋势。此外,影响北部湾北部的台风、风暴潮在频率上有增加、强度上增强。考虑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北部湾北部海岸生态环境灾害预期将会加剧,海湾资源环境则可能遭受更大威胁。由此,进一步指出应加强流域-海湾系统全过程监控、海湾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土壤腐殖质及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富里酸)中的有机碳含量,研究了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及其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中富里酸含量高于胡敏酸,流域范围内土壤活性腐殖质及其组分含量分布不均匀,活性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37.7%、36.4%、40.9%.土壤活性腐殖质及其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碳含量均表现为菜地荒地草地湿地.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主要由自生源物质和经一定程度降解后的外源物质共同组成.此外,自生源性与光化学及生物活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具有弱自生源性的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所具有的光化学和生物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