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红壤丘陵区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的面源氮磷输出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房志达  苏静君  赵洪涛  胡炼  李叙勇 《环境科学》2021,42(11):5394-5404
科学识别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径流污染输出特征是治理流域面源污染的前提.以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小流域为例,野外实地观测对比了不同降雨特征下林地、种植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水文过程和面源污染物输出过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地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典型降雨下3类用地类型产流时间及产流累积雨量的特征为:建设用地(9 min,2.0 mm)、种植用地(35 min,11.4 mm)和林地(108 min,24.0 mm);而3种用地类型的总悬浮物(TSS)、总氮(TN)和总磷(TP)的污染物浓度、形态、氮磷比变化及输出强度等污染输出过程特征也呈现明显差异.典型降雨下不同用地类型具有相似的污染输出阶段,径流初期的TSS、TN和TP质量浓度均偏高,之后逐步趋于稳定;产流过程的前30 min贡献TSS、TN及TP负荷的范围均在23%~43%之间.年尺度下,各用地类型对TN和TP负荷的贡献率及单位面积负荷比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种植用地污染负荷贡献最高(57%和45%),而建设用地单位面积负荷比最高(9.50~12.50).结果亦表明小流域面源污染关键源区的分布具有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由汇水单元内的用地类型组成和年降雨特征等综合决定;随着次降雨量的增加,主要贡献源由建设用地向种植用地动态转变,治理时需要根据关键源区的分布特征及下垫面产流过程规律进行针对性生态拦截.  相似文献   
72.
针对数字经济与线上购物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问题,面向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菜鸟驿站模式,总结其模式的主要优势,重点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菜鸟驿站模式的激励问题进行规范的数理模型分析与讨论,给出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激励的若干选择策略,以期引导广大消费者与菜鸟驿站能够积极有利参与到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过...  相似文献   
73.
目前国内外关于不透水地表微观结构特征如何影响街尘对径流输出过程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基于12场降雨事件的野外观测,以粗糙度(构造深)量化不透水地表微观结构特征,分析粗糙度与晴天街尘的累积特征及雨天冲刷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透水地表粗糙度显著影响街尘的晴天累积-雨天冲刷过程,晴天累积天数对粗糙度与街尘累积量的相关性(r=0.664,P<0.01)具有增强效应,降雨量对粗糙度与街尘冲刷量的相关性(r=0.527,P<0.01)具有增强效应;各粒径段街尘累积量与粗糙度的相关性(0.529≤ r<0.757)随颗粒物粒径变大而提高,各粒径段街尘冲刷量与粗糙度的相关性(0.603 > r > 0.209)随颗粒物粒径变大而降低.通过建立粗糙度和降雨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场降雨径流中TSS累积污染负荷.粗糙度和降雨量对<20 μm以及>250 μm粒径段的累积负荷作用效果显著.上述结果揭示了粗糙度和降雨量对街尘输出为地表径流污染物的作用,为准确模拟城市面源颗粒污染物的径流冲刷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防护服装及其舒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污染作为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由于光污染产生的民事纠纷和环保投诉也越来越多见诸报道,然而光污染控制的管理政策与具体措施还尚欠缺.这篇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和控制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光污染控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中药制药废水具有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难度较大。本文对内蒙古赤峰天奇制药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主要采用UASB厌氧+Fenton法处理工艺。对于高浓度中药制药厂的废水进行处理,能够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出水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的标准,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78.
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峻,氮氧化物(主要为NO2)是危害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除控制污染源外,利用绿色植物吸收净化污染物为有效且可持续的治理措施。为探究典型绿化树种对氮氧化物的净化作用,以及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银杏(Ginkgo biloba)、国槐(Sophura japanic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旱柳(Salix matsudana)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试验结合野外测量试验研究6个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在植物生长季(6-10月)对NO2净化作用月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下树木净化能力的共同特征,验证人工控制试验的科学合理性。结果表明,1)人工控制试验中阔叶树种单位叶面积NO2净化量为2.04-7.85μg·dm-2,针叶为0.96-1.97μg·dm-2;阔叶净化时间为48-127 min,针叶为41-107 min。...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广州市玻璃幕墙建筑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光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影响玻璃幕墙建筑光污染的重要因素,评价了玻璃幕墙建筑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造成光污染的危害,估算玻璃幕墙建筑的光环境污染程度及范围,提出了玻璃幕墙建筑光污染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城市玻璃建筑光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T-S模糊神经网络在厌氧反应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个厌氧反应器运行稳定后,用三氯甲烷和2、4-二硝基酚作为毒物负荷对它们进行了冲击试验.利用负荷冲击试验所得的数据集建立了T-S模糊神经网络,并用其预测了反应器的容积产气率、挥发性脂肪酸和CH4体积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某一反应器建立的T-S模糊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预测毒物负荷冲击下该反应器的容积产气率、挥发性脂肪酸和CH4变化规律,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均>0.850;但是基于某一反应器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用来预测其他反应器时,其预测能力较差,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基本上<0.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