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随着对碳气溶胶吸光性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吸光有机碳——BrC(brown carbon,棕色碳)的吸光问题成为继BC(black carbon,黑碳)之后国际大气环境领域的新热点. 基于已有的研究报道,将BrC大体分为焦油类物质、类腐殖质(HULIS)和其他吸光性有机气溶胶三大类,其来源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2种. 由于BrC缺少BC所具有的类石墨烯结构,致使颗粒间较为分散,加之含氧官能团比重较高,因而在水及有机溶剂中均有较强的可溶性. BrC的光学性质通常借助AAE(ngstrm吸收波长指数)、MAE(质量吸收效率)、RI(折射率)及SSA(单次散射反照率)来表示,其中由于BrC分子结构中缺少sp2杂化成分,形成了区别于BC的典型特征,即AAE>1(而对于BC,其AAE=1)). 虽然已有借助于光学法、热光法、化学法和质谱法进行BrC测定的报道,但目前没有公认的标准测定方法和参考物质,测定结果实际依赖于选定的测定方式. 在排放估算研究方面,BrC远落后于BC,致使有些排放估算方法多以相伴的BC排放量作为参照. 建议今后对BrC研究应主要面向气候影响、生成机理、测定方法、排放因子与控制策略等领域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2.
镉-铜还原法是用于测定海水中硝酸盐含量最广泛的方法,也是我国海洋监测规范中推荐的传统标准方法,但该方法目前存在需要人工值守避免镉柱过空、流速控制较难等问题。本研究在镉-铜还原柱末端引入了程控注射泵,有效避免了过空镉柱的可能性,实现了5~20 mL/min的流速精确控制。将新装置与传统装置对标准溶液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改进后的装置具有更低的相对标准偏差(0.4%)和过柱时间(5.0 min),并具有更低的检出限(0.05μmol/L)。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装置具有更优的精密度、准确度以及更高的效率。此外,对青岛近海的海水样品进行改进前后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装置的测定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加装程控注射泵为镉-铜还原法带来了更加精密、便捷的操作体验,适合在海洋监测一线部门进行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3.
介绍了SBR池按时序自动控制过程,阐述了在一个运行周期的5个阶段中,所有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64.
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中山市一个关闭了5a左右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植被恢复、土壤、填埋气和植物自然定居与植被恢复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的土壤偏碱性,场内土壤的盐分、含水量、有机质和重金属等含量远远高于场外的对照土壤。填埋场的植被自然恢复得很好,总盖度达到98%,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为辅,另外还有少量的藤本植物和乔本存在。本次调查共记录高等植物74种,隶属63属30科。优势种为狗牙根,亚优势种包括苦楝、胜红蓟、蟛蜞菊、加拿大飞蓬、小牵牛、鸭跖草、少花龙葵、鸡矢藤、红斑一品红、牛筋草、类芦和田菁等12种植物。其中类芦、加拿大飞蓬和胜红蓟是本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场内的填埋气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样方,但与其它垃圾填埋场相比,其填埋气的含量较低,因此填埋气对植被恢复的限制作用也相对较小。影响本填埋场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土壤的营养成分、重金属和填埋气。最后,提出了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采取的关键措施。图1表5参19。  相似文献   
165.
水泥工业是NOx的高排放行业,现有的燃烧控制技术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因此烟气脱硝技术在水泥工业的应用将势在必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脱硝率最高的烟气脱硝技术,在燃煤电厂已有较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在水泥工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简要介绍了SCR脱硝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在水泥窑炉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催化材料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水泥窑炉NOx减排用SCR脱硝技术和催化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6.
UASB工艺在处理淀粉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温UASB反应器为主要单元,微动力好氧的滴滤床为辅的工艺处理食品废水。工程运行表明当进水COD_(Cr)浓度为1000~3000mg/L时,出水COD_(Cr)浓度可降至50~90mg/L。此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广泛应用于淀粉废水处理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7.
天然沸石负载La2O3-ZnO-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K-2BP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80目天然斜发沸石作载体制备La2O3(0.5%)-ZnO(20%)-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以20 W紫外灯为光源,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中降解活性艳红K-2BP,考察了光照时间、空气通入量、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H2O2与Fe3+投加量等对活性艳红K-2BP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浓度为6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2 g/L,通气量为1 200 mL/min,光照2.5 h,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率可达99.2%;H2O2和Fe3+投加量为4 mL/L和3 g/L时,光照1 h活性艳红K-2BP降解率分别为100%和97.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LZTZ光催化剂可有效降解印染废水。  相似文献   
168.
利用80目天然斜发沸石作载体制备La2O3(0.5%)-ZnO(20%)-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以20 W紫外灯为光源,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中降解活性艳红K-2BP,考察了光照时问、空气通入量、催化剂用最、溶液初始浓度、H2O2与Fe3 投加量等对活性艳红K-2BP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浓度为6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2 g/L,通气量为1 200 mL/min,光照2.5 h,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率可达99.2%;H2O2和Fe3投加量为4 mL/L和3 g/L时,光照1 h活性艳红K-2BP降解率分别为100%和97.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LZTZ光催化剂町有效降解印染废水.  相似文献   
169.
餐饮行业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但人们对其实际存在状况、活动水平及排放量的了解有限.以菏泽市为例,采用逐户摸排的方式获得辖区内餐饮单位的基本状况,最终建立餐饮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①菏泽市餐饮单位共9 259家,其中大型、中型、小型餐饮单位占比分别为4%、14%和82%,其分布与人口聚居及流动相关,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区域空气质量时应考虑这些因素.②餐饮单位的员工人数和餐位数均与表征单位规模的基准灶头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员工人数与基准灶头数的线性方程为y=2.5x1.3(R2为0.93),餐位数与基准灶头数的线性方程为y=23.0x1.5(R2为0.98),其丰富了表征餐饮单位规模的手段.③在全部被调查的餐饮单位中,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仅占45%,大型、中型、小型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占比分别为64%、59%、41%,其相应的油烟净化率算术平均值分别为52.8%、49.1%、32.1%,表明餐饮单位规模越大越重视油烟的净化.④菏泽市餐饮行业污染主要来自于油烟排放及燃料使用2个部分,其中,SO2、NOx、NH3和CO主要来源于燃料使用,而PM10、PM2.5、VOCs(挥发性有机物)、BC(黑碳)、OC(有机碳)则来源于燃料使用和油烟排放,并且油烟排放的贡献较高.⑤餐饮行业的能源结构中气体燃料占比(76%)较大,液体燃料、煤、生物质占比分别为6%、11%、7%,电能占比不足1%.研究显示,餐饮油烟排放控制的重点在于油烟净化设备的普及、能力维护及运行保障,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0.
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脱除煤中硫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硫在煤中的不同富集状态,微生物对有机硫和无机硫的作用机理,并对微生物脱硫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