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为检验二元联合作用藻红外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用Cu~(2+)、Fe3+、Mn~(2+)、Al3+、Cr3+、Hg~(2+)、Cd~(2+)、Pb~(2+)、Zn~(2+)进行了二元联合作用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联合药液的参照浓度与单药液的参照浓度比为0.5:0.25的有15组二元组合,为2.0:1.0的有10组二元组合,为1.0:0.5的有11组二元组合;在9种重金属的36组二元联合作用测试结果中出现拮抗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表明联合作用类型表现出多样性;14组拮抗作用中单组的再现性为50%~100%、多组的再现性的出现率为93%、单组的重现性为67%~100%、多组的重现性的出现率为100%,21组相加作用中单组的再现性为50%~100%、多组的再现性的出现率为86%、单组的重现性为67%~100%、多组的重现性的出现率为100%,1组协同作用重现性67%;36组联合作用测试结果的再现性为50%~100%、再现性的出现率为86%,重现性为67%~100%、重现性的出现率为100%。上述分析可知,9种重金属的36种二元联合作用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多样性、再现性、重现性,表明测试条件、藻温测试方法、三指标评价法能够保证藻响应温差和藻响应药品评价结果的质量,参照浓度分析方法、联合作用评价方法能够控制联合作用分析结果的质量;藻响应的有毒有害物都存在敏感浓度,用参照浓度分析方法可分析出藻响应有毒有害物的参照浓度。因此,藻红外测试技术可以用于测试重金属、农药、有机药品、抗生素等的二元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42.
策划人语:在前工业化社会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工业文明到来,给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工业化的过程,人类与自然愈发疏离,渐行渐远。从18世纪的伦敦到现在的中国,我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  相似文献   
43.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抽穗期低温对杂交晚粳新组合宁67A/K1722开花量、包颈率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使抽穗速度明显变慢,开花量减少,包颈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温度处理对结实率的影响不同,17℃与21℃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而19℃与21℃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处理及不同处理天数(3d,5d,7d和12d)间结实率差异不显著,表明该组合对抽穗期低温的耐受力较强,对抽穗期耐低温的鉴定指标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母体环境效应是植物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采集岷江干旱河谷一年生入侵植物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7个单株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幼苗培育与大棚盆栽水分控制试验,重点研究母体干旱环境与种子成熟时间对种子大小、萌发以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体环境干旱显著降低了中期成熟种子的大小(7.7%)、发芽率(66.1%)与出苗率(12.2%),同时也降低了晚期成熟种子大小(2.3%)及发芽速度(16.9%),而对早期成熟种子大小、萌发与出苗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成熟时间种子母体干旱环境效应的强度存在差异.早期成熟种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母体环境效应;而对于中期和晚期成熟种子,母体环境干旱降低了种子大小,延迟了出苗时间,降低了出苗率,表现为传递性母体环境效应;与晚期成熟种子相比,母体干旱环境效应对于中期成熟种子的作用强度更大.总体来看,对于不同成熟时间的种子,母体干旱环境效应的强度表现为中期>晚期>早期;白花鬼针草通过调节不同成熟时期种子的母体干旱环境效应的强度适应异质环境,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生境的重要生存策略;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干旱环境中外来入侵植物...  相似文献   
45.
策划人语:古往今来,太阳曾被视为"光"的最终源泉,太阳崇拜贯穿了人类文明的悠悠历史。但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有这样一个隐秘的梦想:人为造出一个小太阳,让事物自己发光。最终,爱因斯坦以他的著名的质能方程让这一梦想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46.
齐屯地下水污染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7.
济宁市南部区域是著名的国家商品粮、优质大蒜、优质稻米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由于土壤有机碳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土壤改良、作物质量和产量提高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济宁南部区域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济宁南部煤田地区作为典型区域,以耕作层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采集了79件耕作层土壤样品,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土壤样品中有机碳含量。经统计分析发现,各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1.92~4.83kg/m2之间,有机碳密度的加权平均值为4.03kg/m2,高于中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平均值2.97kg/m2;通过壤质类型分类而估算的有机碳总储量为4.57×109 kg,通过土壤利用方式分类而估算的有机碳总储量为4.53×109 kg,二者基本吻合;济宁南部区域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富集程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耕作层土壤中氮含量与有机碳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24 9;另外,有机碳富集程度与秸秆返田规模也有着一定的关联。研究结果不仅为研究区今后开展耕作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为区域生态平衡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观点     
夏永红 《绿叶》2014,(3):112-113
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要应对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的趋势,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环境管理规制,从制度安排上运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研究与开发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在经济总量和资源消耗总量仍然处于增长阶段情况下,把包括PM2.5在内的污染排放绝对量较快地降下来。二是创新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降低经济发展对原始资源的开采。三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品和产业结构创新,大幅度地降低高  相似文献   
49.
碳源对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中HCHs和DDTs降解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有机氯农药的大量需求使得在农药生产、加工和分装等过程中造成了许多城镇中存在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限制了土地的后续开发利用.本研究选取3种类型的碳源组成有机修复剂A、B、C,添加到受有机氯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中进行微生物降解试验,并对比了3种修复剂的效果.试验过程中,反应体系水分含量为50%,添加零价金属调节氧化还原电位,采用好氧/厌氧交替循环方式进行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3种修复剂对HCHs和DDTs的降解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与DDTs相比,HCHs较易降解.90 d内,添加修复剂(A、B、C)的处理中∑HCH的浓度分别从73.37~85.71 mg·kg-1降解到了15.88~38.21 mg·kg-1.与未添加修复剂的对照相比较,∑HCH的降解率提高了19%~52%,90 d内,ΣHCH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1%.添加修复剂(A、B、C)的处理中ΣDDT的浓度分别从91.68~119.79 mg·kg-1降解到了45.1~60.7 mg·kg-1,相对未添加修复剂的对照试验,∑DDT的降解率提高了39%~45%,30 d内∑DDT的降解率最高可达到51%,但30 d后降解效率无明显增加.就不同类型碳源的促进作用来看,C/N最高,而含水率最低的修复剂B的效果最好,而C/N比最低而含水率最高的修复剂A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0.
现代医学已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心理状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反之,心理状态不佳时药虽对症却难以奏效。患者如果不信任某种药物,即使是对症良药,用后疗效也可能甚微。而服用其信任的药物,即便是一般药物,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医生开相同的药物处方,由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不同,疗效也就可能有所差异。对此,医学专家分析认为,患者心情欠佳时,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减弱,细菌、病毒在体内繁殖力就增强,此时药效的作用就相对地被削弱了。当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