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江西瑞昌某苎麻公司产生大城污染严重的苎麻废水。废水处理规模300m^3/d。采用水解酸化-气浮-厌氧-好氧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出水达到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2.
以黄河生态经济带包含的青海、宁夏、甘肃、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山东11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2018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黄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BM10、NO2、O3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2)在气温较低的春季、秋季、冬季,污染物浓度会增加,气温越低,中段和东段部分城市污染物排放量会明显增加,从而使得整个黄河生态经济带空气质量的差异也越大,其中SO2的季节波动最为明显.(3)区域间空气质量的差距正在拉大,陕西、山西、河南正在成为整个黄河生态经济带的空气污染中心,并且污染的核心区域正逐渐向西移动.  相似文献   
133.
基于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型钢铁企业的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情况,对超低排放改造废气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钢铁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中需特别注意废气有组织排放采样口和采样平台的规范性改造,并按照相关标准系统检查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运维和质控的规范性;同时,在废气有组织排放评估监测工作中,准确划定评估监测范围、全面记录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正确选用监测分析方法和执行标准,以保证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建议强化超低排放改造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监督管理,并深化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研究应用封闭式增强循环吸收法作为前处理技术,建立了海水中硫化物的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采用封闭循环系统和自动加酸技术,有效避免了实验过程中H2S的泄漏,显著提升了方法准确度,回收率超过80%,检出限达0.16 μg/L;应用增强循环技术,免去了氮吹和样品加热等步骤,将样品处理时间缩短至5 min,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有利于批量处理样品,为海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固定污染源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环境监测改革的总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提升日益重要,其准确可靠是“三个治污”的基础支撑,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获胜的根本保障。在对影响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完善制度体系、业务体系、技术体系和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持续提升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7.
纳米Fe2O3与纳米SiO2对石英砂表面改性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普通石英砂滤料为原材料,纳米Fe2O3、纳米SiO2为改性剂,环氧树脂为粘结剂,表面负载量和附着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与固定因素不同水平连续性试验等方法,制备了两种纳米氧化物改性石英砂(Nano-oxide coated sand,Nano-OCS).同时,研究了不同制备因素对Nano-OCS表面氧化铁负载量和附着强度的影响,并探讨Nano-OCS制备工艺的最佳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水浴加热过程对改性剂和粘结剂进行慢速搅拌,最佳转速为50r·min-1,时间为45min,烘干时间1h,温度(120±5)℃,纳米Fe2O3(65.8g·L-1)与未改性石英砂(RQS)的最佳投加比(体积质量比,下同)为C=0.23mL·g-1,改性剂环氧树脂(99%)溶液与RQS的最佳投加比为C1=0.035mL·g-1,纳米SiO2(10g·L-1)与RQS的最佳投加比为C2=0.17mL·g-1,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负载量和有机物吸附率均达到92%.投加过量时,有机物吸附率明显减小.与传统的低温碱性沉积法或高温煅烧制得的Nano-OCS相比,加入了粘结剂环氧树脂,用低温水浴固化的方法所制得的Nano-OCS,负载量提高了约8倍,脱附率降低70%以上.本法采用无添加剂的粘结剂,表面改性后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8.
139.
对某渡槽结构的拟动力试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比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首先简要介绍了某渡槽结构的拟动力试验,然后给出了数值模拟的计算模型,对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不同峰值条件下的墩身、桩体位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拟动力试验结果的峰值和变化趋势比较接近,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实验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中国典型沿海城市冬季PM2.5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8年12月5日—2019年1月30日分别在天津(TJ)、上海(SH)和青岛(QD)同步采集PM2.5样品。结果表明,天津、上海和青岛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6.96±66.93)、(31.21±25.62)、(74.93±54.60)μg·m-3,OC和EC的空间分布均为天津(18.69±7.95)μg·m-3和(4.98±2.08)μg·m-3>青岛(16.45±8.94)μg·m-3和(2.01±1.04)μg·m-3>上海(7.28±3.11)μg·m-3和(1.05±1.25)μg·m-3。3个站点的OC和EC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表明OC和EC具有相似的来源;OC/EC比值范围在2.37—7.53、5.47—46.41和4.77—13.36之间,证明各采样点均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生成;采用最小R2法(MRS)估算SOC浓度,得到3个采样点SO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09±4.68)、(3.90±1.65)、(4.21±4.31)μg·m-3,分别占OC总量的27.2%、55.8%和19.5%,其中上海的SOC在OC中的占比最大,说明上海二次有机碳污染较为严重,这主要归因于冬季严重污染源排放和有利的二次转化气象条件,而天津和青岛的碳组分主要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发现,天津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道路尘、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上海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青岛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来自西北方向的气团对天津的影响较大,PM2.5和碳组分的浓度值最大;而对上海而言,主要受北方气溶胶经过海面又传输回上海的气团的影响;青岛站点主要受华北地区污染物和本地排放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