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为高效去除水体中的对硝基苯甲酸、开发新型水处理技术,提出以超声与单质锌联用降解水中的对硝基苯甲酸。考察了锌投加量、溶液初始pH、声功率及溶液初始浓度对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0US/Zn)的影响,比较了US、Zn0和US/Zn03体系下的降解常数,并对US/Zn0体系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以上4种因素对k0US/Zn均有很大影响,k0US/Zn分别在溶液初始pH为5、声功率为120 W、溶液初始浓度为0.04 mmol/L时达到最大值,且随着锌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超声与单质锌在降解对硝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存在很好的协同作用,在最优条件下,k0US/Zn=0.052 min-1,分别是单独超声降解及单独锌降解的21.5倍和2.53倍。在联用体系中,主要是依靠OH·氧化及单质锌还原的相互加强来去除对硝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202.
滤筒除尘器脉冲清灰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用规格φ325 mm×660 mm滤筒采用普通喷吹孔和诱导喷嘴进行脉冲清灰实验研究,测试滤筒侧壁压力峰值和压力上升速度,并使用高速动态分析仪拍摄清灰时粉尘从滤筒壁面脱落的动态过程。实验证明了滤筒脉冲清灰时,粉尘的脱落是从滤筒上部到下部依次进行,滤筒侧壁第一个压力峰值、最大压力峰值和压力上升速度对清灰效果均有影响,且脉冲气流形成的第一个侧壁压力峰值对滤筒的第一次冲击对清灰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回流气流形成的侧壁压力峰值作用较弱。而压力上升速度不能完全作为评价清灰效果好坏的指标。实验证明,采用诱导喷嘴可以改善滤筒内部流场,提高清灰效率。  相似文献   
203.
利用粘结挤压法将Fe-Al-Ce复合氧化物粉末材料制备成颗粒材料(GFAC),进行表征、静态和动态吸附除氟性能评价和现场应用.结果显示,优选GFAC颗粒直径为1.6 mm,具有较高的压缩破坏强度33.80 N和除氟性能.GFAC颗粒对氟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受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在pH 7.0±0.2条件下,GFAC颗粒对氟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51.28 mg/g(25℃,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不同空间流速(SV)下动态实验出水穿透(1mg/L)时对氟的累积吸附量分别为5.69mg/g (SV=1 h-1)、5.61mg/g (SV=2h-1)、2.83 mg/g (SV=5 h-1),高于常见活性氧化铝除氟剂(AA,1.77 mg/g,SV=1 h-1)及其他报道的颗粒除氟剂.GFAC颗粒在河北现场成功用于实际高氟地下水的处理,在原水氟浓度(3.7±0.3)mg/L和pH 8.0±0.2条件下,对氟的累计吸附量为3.16 mg/g,明显高于AA(0.83mg/g),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4.
Fe~(3+)掺杂TiO_2/凹凸棒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Fe3+掺杂TiO2/凹凸棒(Fe3+-TiO2/ATP)复合光催化剂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了TiO2负载量、Fe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25(53))优化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MB在复合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模型。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TiO2负载量为15%、Fe3+掺杂量为0.5%和焙烧温度为550℃时,得到的复合材料对M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佳,测得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pp为6.09×10-3min-1,反应4 h后MB的降解率(Dt)可达75.88%,相同实验条件下与P25(1.51×10-3min-1)相比较,反应速率提高了4.03倍,降解率提高了45.05%。另外,复合材料的沉降性能优于P25,易于分离,是一类有应用前景的复合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5.
以棕刚玉渣、硬脂酸为原料,在乙醇体系中进行机械力化学改性研究。分别研究了球磨过程中球料比、球磨时间、转速、硬脂酸用量、浆料浓度等参数对实验样品亲油化度、活化指数的影响。在最佳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条件为硬脂酸用量3.5%,球料比4∶1,球磨时间30 min,球磨转速450 r/min,浆料浓度25%时,实验样品的亲油化度和活化指数分别达到46.8%和100%,且完全疏水。  相似文献   
206.
铅板和无机铅玻璃制成的防辐射材料在应用上受到很多限制,研究防辐射有机透明玻璃成为热点.本文利用微乳聚合制备防辐射含铅有机玻璃,研究了微乳体系中不同因素对透明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结果进行优化.得出制备含铅防辐射有机玻璃的配方,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有机铅盐20%、MA 20%、TX-10 6%、Pb(NO3)2/H2O 18%、MMA 9.1%、HEMA 26.9%.对制备的含铅有机玻璃作了性能检测,其中铅的质量分数为12.96%,透光率为85.3%,冲击强度为2.93 kJ/m2,拉伸强度为28.43 Mpa,玻璃转化点为133.47℃.密度为1.417g/m3,透明性较好.与国内外本体聚合的含铅防辐射有机玻璃相比,用微乳聚合制备的含铅防辐射有机玻璃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7.
全国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调研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全国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状况的实地调查和函调,发现全国已有40个火电厂安装了51套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另有近30个火电厂已购买或正准备购买.51套中全套引进的有45套,其余6套有国内单位参与配套,共涉及中外厂家22个;安装在烟囱上的有17套,占33.3%;系统能够运行或大部分仪器设备在运行的有23套,占45.1%,但运行结果基本上均未得到环保部门认可,处于无效运行状态;绝大部分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处于停运状态,甚至从未投运过.文章分析了烟气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不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8.
调查了深圳市10条主要河流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深圳市各河流均受到农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共有15种农药类环境激素被检出,质量浓度为未检出-4.8μg/L。并推荐深圳市河流中优先控制的农药类环境激素为:六六六、α-氯丹、硫丹I、环氧七氯、六氯苯、氟乐灵、联苯菊酯、二硫代农药。  相似文献   
209.
浅析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监测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明确环境监测法律地位,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力度;理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在监督监测中的应用;快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污染源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210.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商指数测度制造业集聚水平,从大气环境、水环境、能源消耗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在厘清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2)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游地区城市环境污染改善速度高于中上游地区。(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表现出先促增、后抑制、再加剧的“N”型曲线关系,而上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仍处于加剧污染的阶段。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应统筹兼顾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因地制宜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