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20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311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正>安监部门如何快速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如何规避执法风险?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由"安卫通"来解决。2012年底,国家安监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建成一支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02.
天然气净化厂具有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十余种危险物质,装置设施复杂多样,涉及火灾、爆炸、中毒等多种危险类型,系统风险等级高。通过对净化厂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采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蒙德法)对国内某天然气净化厂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天然气净化厂原始危险等级以及采取补偿措施后的危险等级,为净化厂各单元系统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03.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不少重特大事故都与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密切相关,如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2005年"11·13"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等。我国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相似文献   
704.
<正>我国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对于提升政府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仍十分滞后,尤其相比于公安、消防、金融等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及其应用水平,差距悬殊。安全生产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体  相似文献   
705.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快速、准确、高效管理的根本保障。安监执法与隐患排查是我国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阐述了安监执法与隐患排查系统研制的背景,给出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和网络拓扑结构,重点研究了安监执法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政府端、企业端以及移动端APP各功能的设计和开发,总结了系统的特点和性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等信息技术,开发安监执法与隐患排查治理移动智能终端与系统,对于创新安全监管模式,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效能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文章总结了国内外 LUCC 与环境变化关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方法,继而从气候、碳循环、土壤环境、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等方面概括了 LUCC 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LUCC 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下垫面性质对气候造成影响;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带来土壤污染、土壤养分迁移等土壤质量问题;并且引起水体的非点源污染,影响区域的产水量和水循环。同时,环境变化对LUCC具有限制作用。不仅通过特定的气候环境直接限制土地的利用方式;还间接通过借助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改变,实现对区域土地利用强度与方式的约束。LUCC既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结果。LUCC 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反馈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当前 LUCC 与环境变化关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相关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研究区域、时空尺度单一,以单要素静态研究为主,实验研究相对薄弱以及动态模拟不够等问题,提出加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注重多尺度探讨LUCC的环境效应、构建一个 LUCC 环境效应研究的统一指标体系及加强“3S”技术与模拟模型的融合等建议。为寻求更科学更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07.
以一株高絮凝活性的丝状真菌菌株——糙刺篮状菌(Talaromyces sp.CC-1)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热提取法、离心沉淀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NaOH-超声法等4种方法对该菌株胞外多聚物(ECP)的提取效果,结合细胞破坏程度(核酸含量)、ECP的提取效率、化学组成分析对这4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alaromyces sp.CC-1产生的ECP的化学组成以多糖为主,4种方法中多糖分别占ECP总量的中97%、73%、72%、67%.其中,热提取法既能提高ECP的提取效率(提取量为940 mg·L-1),又不会在提取过程中对菌株细胞造成破坏(核酸仅占ECP总量1%,为离心沉淀法、树脂法和NaOH-超声法的0.06、0.04、0.03倍),是较适宜的ECP提取方法.红外光谱(FI-IR)对热提取的ECP的进一步分析表明,ECP结构中含有较多的羧基、羟基、氨基等絮凝活性基团,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显示,ECP的分子量分布为1.7×105—3.4×106Da之间,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ECP的单糖组成,发现ECP中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和半乳糖等单糖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95.7∶5.8∶1.8∶1).  相似文献   
708.
针对带色浊度高的工业废水氨氮测定的预处理,提出了使用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絮凝沉淀法。试验结果表明,方法不仅具有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絮凝效果好,去色、去浊率高(达99.6%),且对pH5~10的各种带色浊度高的废水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并能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其变异系数为1.2%~3.6%,回收率为90%~105%,确保了数据的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709.
车,多为供人乘坐之物。然而在古代,车的用途要比现在广泛得多。"车辚辚,马萧萧",战车的种类之多充分显示了古人卓越的军事智慧。号称轩辕氏的黄帝,轩辕二字均从车。传说黄帝大战蚩尤,蚩尤施大雾,黄帝就以指南车为士兵领路。春秋时期的战车是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配置长兵器武士,射手和御手各一名。诸葛亮为运送军粮而发明的"木牛流马",称得上战车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710.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管理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政策制定、技术规范、制度试点、能力建设和管理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现状。指出,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制度存在各部门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认识偏差,部门职责不清晰,管理需求不明确,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与需求制定相关工作办法,开展试点探索,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法律;厘清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部门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紧密围绕生态环境和卫生健康管理需求,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从机构设置、技术队伍培训、合作共享、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升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