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465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硫化铁铜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铬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敏  王源  陈辉霞  王兴润  徐红彬 《环境科学》2021,42(5):2370-2377
以零价铁为原料,利用液相置换法制备铁铜双金属(Fe-Cu),对其硫化改性后,得到一种除铬效率更高的硫化铁铜双金属铁基复合材料(S-Fe-Cu).探讨了Cu/Fe质量比、S/Fe摩尔比、pH值和氯离子对S-Fe-Cu去除水体中Cr(Ⅵ)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仪(SEM-EDX)、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S-Fe-Cu的表面结构及元素组成,并研究了其除铬机制.结果表明,S-Fe-Cu表面成功负载上了FeSx,理论最佳S/Fe摩尔比为0.056,理论最佳Cu/Fe质量比为0.025.与Fe-Cu相比,S-Fe-Cu的比表面积增大了2.1倍,pH为5时除铬效率提高了6.1倍;pH值增大,S-Fe-Cu除铬效果下降,但其碱性条件下的除铬效果仍是Fe-Cu的两倍.氯离子能够促进材料在反应过程中Fe(Ⅱ)的释放,分析认为氯离子能够渗透表面钝化层,使钝化层产生缺陷,从而促进零价铁的直接氧化,提高S-Fe-Cu除铬性能.XPS与EDX表面元素分析表明,材料除铬机制主要包含还原、吸附或共沉淀.  相似文献   
812.
基于山区农村、平原农村及城市三个区域2019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济源市内不同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年均值均超出标准值,分别为91μg/m3、55μg/m3和193μg/m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值均达到标准值,分别为14μg/m3、31μg/m3和1.8 m...  相似文献   
813.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中的重要类别,具有半挥发性、生物蓄积性、长期残留性和明显的毒性(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特点,因此是环境中的一类重要污染物.PAHs衍...  相似文献   
814.
为计算洞庭湖平原水资源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水资源量的影响,基于2010—2013年洞庭湖平原实测水文气象数据以及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数据,利用ArcSWAT构建了洞庭湖平原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径流模拟,对土壤水、河道径流和地下水分别进行了水均衡分析,并通过设置5种不同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洞庭湖平原年均降雨量为254.27×108 m3,实际蒸散发量占总补给量的59.96%,土壤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占总补给量的30.93%,地表径流量和侧向流量占总补给量的20.37%,因此大气降雨的主要排泄方式是蒸散发,在降雨量变化幅度较大时研究区内土壤对地下水的补给比地表径流受降雨的影响更大,土壤水呈负均衡;(2)均衡期内地表水年均资源量为120.84×108 m3,基流量对河道径流的补给量(57.13%)大于地表径流对河道径流的补给量(41.12%);该流域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对地下水的补给,模拟期内年均地下水资源量为78.64×108  相似文献   
815.
采用植被缓冲带模型(VFSMOD)对不同情景下河流生态缓冲带(简称"缓冲带")的截留效果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土壤可蚀性、土壤质地、坡度、径流源区长度、缓冲带宽度等对缓冲带拦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可蚀性因子(K因子)变大,土壤可蚀性增强,缓冲带泥沙输入量变大;坡度变大,拦截效率下降,在坡度分别为1%、3.5%、9%和30%的条件下,达到60%的径流截留效率(RIR),缓冲带的宽度分别需要43.9, 50.6, 52.9和68.8 m;当RIR达到60%,砂质黏壤土、粉质黏壤土、壤土和黏土所需缓冲带的宽度为109.2、114.6、50.6、128.7 m;径流源区长度越长,缓冲带拦截效率越低。上述模拟结果可为缓冲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6.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划定是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从面源污染阻控角度出发,根据河岸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各河流所处河段划分为堤防型河段、城镇型河段、农田型河段、村落型河段和林草型河段。采用植被过滤带模型(VFSMOD),并结合现有生态红线、河湖管理范围、城市蓝线等空间管控要求,提出了各类型缓冲带的划定方法,以期为我国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7.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818.
余清秀  张林霞  刘坤  杨珍希 《安全》2021,42(10):18-23
为解决平原地区气体扩散难以准确反映复杂地形气体扩散的真实情况,本文采用地形数字高程模型和网格划分技术、流体动力学模型,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体扩散风险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气体扩散定量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并通过风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定量风险评价技术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复杂地形条件下天然气泄漏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819.
解析宝鸡市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评价7个元素的浓度含量,为宝鸡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所含有的Pb、Zn、Cu、Cd、Cr、Ni和Fe七种重金属元素采用相关性与富集因子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表明,Pb与Cd相关性明显,Cr和Ni主要来源于土壤颗粒,Pb、Zn和Cu可能叠加了人为污染,Cd元素局部污染严重。由数据对照分析可知,宝鸡市区整个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提高,Pb、Zn和Cu元素在市区中部和西部均有明显的降低,而东部新增点位相对污染较重,Cd元素含量较高,应该与该地区工业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820.
<正>6月3日,李冰、吴新胜、杨博、陈化先、徐自奋、陈水平、赖丽琳、简秋平、刘永轩9人被评为“2023年江西最美环保人”。他们不负青山绿水之约,走绿色之路,建美丽江西。现在的江西,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公众对生态环境更满意了……这离不开各行各业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辛勤付出,其中就有2023年9位“江西最美环保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出江西的“最美画卷”,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你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