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32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大比例尺的区域土壤调查已经展开,但以乡镇为比例尺的调查很少,因此,本文以绵远河、石亭江两个水系流域乡镇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查明污染物浓度的基础上,对其来源及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两个水系流域农田土壤中污染物来源为自然源、交通源、农业活动源及工业活动源;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解析结果与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相符。生态风险评价表示两个水系流域农田土壤均受到中等程度的生态危害,其中Cd的风险程度最高,石亭江流域农田土壤中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32.
以市政污泥为前驱体,采用硼酸掺杂改性共热解法,制备了污泥生物炭(BC600)和B掺杂污泥生物炭(BBC600),采用SEM、BET、FTIR、Zeta电位和静态接触角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BC600和BBC600对水中1,2-二氯乙烷(1,2-DCA)的吸附行为、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构表征结果表明,B掺杂改性后,生物炭中B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提高了76%、48%和30%;B掺杂改性对生物炭表面电荷及亲疏水性影响不大,BC600和BBC600表面均带有负电荷,接触角均<90°,两者均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BC600对1,2-DCA的吸附性能优于BC600,缘于BBC600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度更高的含氧官能团;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描述BC600吸附1,2-DCA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拟合BBC600吸附1,2-DCA过程,颗粒内扩散不是影响吸附速率的唯一限速步骤;碱性条件下生物炭材料更加分散和稳定,且其含氧官能团去质子化,供电子能力增强,有利于对1,2-DCA的吸附;腐殖酸(HA)对BC600吸附1,2-DCA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