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民族地区受自然条件、市场和资金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缓慢。从“深度”、“广度”和“融合度”三重维度出发,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品牌产业、延伸产业链、挖掘产业附加值、对接生态保护,实现乡村振兴,构建民族地区产业新模式。以百色芒果产业为例,从三重维度出发创新优势产业,总结实践贡献和理论成果,发挥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效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湖南省环境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在通信网络的抗毁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方面考虑还不够完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能够协助环境厅应对各类突发的紧急事件,实现事前监测;在应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快速、准确、科学地决策、协调、调度和指挥,向公众提供环境方面的紧急救助信息和服务;事后进行事件评估,重建等工作。本文研究的是湖南省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功能的实现,完成了一套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开发工作。根据目前我省环境保护应急指挥实际情况,设计了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平台;对环境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重点是对应用软件系统和硬件支撑平台进行了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83.
春季是长三角地区对流层O3污染的高峰期之一,高浓度的O3暴露会影响冬小麦生长导致减产.利用长三角地区各城市2014年春季逐时ρ(O3)观测数据,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春季O3污染特征,并结合O3暴露指数(M7指数和AOT40指数)和剂量-响应关系模型,详细评估了长三角地区O3污染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春季ρ(O3)空间上总体呈南低北高的分布,长三角地区北部江苏和上海的ρ(O3)明显高于南部的浙江地区,在浙江北部、江苏和上海等地区,整个春季日最大8 h ρ(O3)平均值超过107 μg/m3,最高值出现在5月,超过128 μg/m3;一半以上的城市ρ(O3)超标[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8 h滑动平均ρ(O3)的二级标准限值(160 μg/m3)]日数在10 d以上,其中南京和扬州超标日数最多,分别为27和20 d;相应地,O3暴露指数也呈南低北高的分布,其中苏北地区O3暴露指数最高,导致长三角地区平均冬小麦相对损失达5.7%(M7)~25.5%(AOT40),造成的产量损失为7.85×105 t(M7)~4.49×106 t(AOT40),其中,苏北地区为5.8%(M7)~25.9%(AOT40),造成的产量损失为6.77×105 t(M7)~3.86×106 t(AOT40),占长三角地区冬小麦产量损失的86%以上.研究显示,当前长三角地区O3污染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已相当严重,特别是对苏北地区,而苏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地之一,因此,应当科学有效地治理O3污染以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4.
瑞典是一个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北欧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重视环境保护并且环境政策法规比较健全的国家.耶夫勒堡是瑞典中部一个美丽的省份,该省环境技术领先,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是瑞典生态省份的典范之一.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成为大趋势的今天,怎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破坏环境,成为所有国家和城市密切关注并不断探索实践的话题.  相似文献   
85.
汽油的中毒途径比较广泛,它即可通过直接接触引起中毒,亦可在间接接触过程中出现中毒症状。如直接用汽油洗手、擦试机器,手经常在含铅汽油里浸泡,铅就会慢慢地通过皮肤渗入体内,积累一定量时,就会患上“铅中毒症”。如果穿着沾有汽油的工作服,就可能使皮肤脂溶解,促使皮肤干裂,再加上作业中有灰尘粘附在皮肤上,很易发生毛囊炎、皮炎、疖肿等病症。若直接用嘴吸入汽油,则中毒可能性更大。长期在超过容许浓度(国家规定工作场所汽油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0 ml/m3)的汽油蒸气环境中工作,会引起间接慢性中毒。   预防汽油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认清汽油的含铅标记。为了引起职工的注意,特意在含铅汽油中加红色、黄色或蓝色染料,用来区分一般汽油,并警告大家不要用这种汽油洗手或擦洗机器。   (2)要注意工作场所的空气流通。尤其长期在汽油蒸汽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经常打开门窗,检查室内汽油蒸汽的浓度。避免在超浓度环境中工作。   (3)要保持皮肤清洁。尽量不使皮肤直接接触汽油,一旦接触汽油要及时清洗,更不能用嘴吸油。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湖南省A市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简称“环保垂改”)实践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从制度建设、体制建设、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构建评估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方式开展现状调查,总结A市县级政府环保垂改实际成效,对环保垂改带来的机制“新”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体制建设、细化责任清单、加强法制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聚羟基丁酸酯(PHB)对水中微量多环芳烃的仿生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物体组织可对水体中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高倍富集现象,以一种微生物细胞内广泛合成的聚羟基丁酸酯(PHB)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微量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仿生吸附研究.实验选取萘、菲和芘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温度、时间、溶液pH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别以经典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B对微量的萘(<1500μg.L-1)、菲(<1000μg.L-1)和芘(<130μg.L-1)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分别在60、120、80 min即可基本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3种多环芳烃的等温吸附曲线用Henry、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线性关系良好,反映出PHB仿生吸附剂与PAHs之间存在着"吸溶"作用而非通常的位点吸附;考察分配系数Kd与Kow、温度的关系,发现Kd与Kow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低温有利于吸附,PHB对菲和芘的吸附为自发过程,而对萘的吸附为非自发过程.上述仿生吸附原理的阐明对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针对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热点,研究中试规模试验条件下应用自主呼吸生态滤池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呼吸生态滤池技术对COD、TN、NH3-N、TP和SS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22±4.28)%、(66.13±6.58)%、(84.25±4.87)%、(94.23±0.67)%、(89.07±1.35)%。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能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采用填料分层填装、自主呼吸系统、间歇式运行方式等工艺设计,互相耦合,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广东博罗某生态农业实验基地玉米地为试验对象,设置3个处理,分别按0(C)、5(B1)、10(B2)t·hm~(-2)施加秸秆生物炭,分别于第7天、14天、21天后采集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样品,通过对玉米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合16S rDNA PICRUSt功能预测技术,探究生物炭施用对玉米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施加生物炭可明显增加玉米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施加21 d后C组、B1组和B2组chao1指数分别为1 261、2 707和2 472;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显著(P=0.406)。施加5t·hm~(-2)生物炭后,玉米根际土壤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升高,但施加10 t·hm~(-2)生物炭处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在科水平上,施加生物炭后,玉米非根际土壤黄色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受到明显抑制,而施加生物炭与否及施加量多少对根际土壤黄色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丰度高低影响不显著(P=0.857)。PICRUSt预测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加对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综上,施用生物炭会影响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相对于施加10 t·hm~(-2)处理,施加5 t·hm~(-2)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农业化利用机制研究及施加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和随机过程的马尔克夫模型,建立了评价火灾风险的动态模型.运用该模型能够计算某一系统特定地点起火后风险机率的时间分布,并能够指导消防设计和消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