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分析以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闭环管理的模式,介绍了在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应用新的管理方法,通过对隐患排查治理整体流程的管理,形成"排查-分析-整改-验收-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应用这个体系加快了隐患治理的进度,增强了隐患治理的效果,推动了安全管理模式向系统性转变,提升了企业的本质化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2.
厂矿企业无人看守铁路道口 ,是伤亡事故的频发点之一。我厂自50年代以来 ,因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条件不良而发生死亡事故5起 ,重伤事故6起 ,轻伤及械损事故24起 ,占厂内车辆伤害事故的45%以上。因而 ,我厂多年来一直把控制道口事故作为工厂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 ,投入的安全技术改造费用累计达50多万元。尽管如此 ,道口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危险性依然存在。我厂有铁路专用线27 4公里 ,各类道口53处 ,日平均道口车辆通行量均在500台次以上。我厂是30年代建厂的老厂 ,因而厂内铁路道口的设置多处达不到GB4387—9…  相似文献   
133.
采用调质-离心处理工艺,在已建含油污泥处理站进行三元废渣的后续处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废渣不易分散,在离心过程中易造成离心机内部堵塞,目前污泥处理站离心处理三元废渣的最高含聚浓度为80mg/L。利用板框压滤机对进入含油污泥处理站处理前的高含聚三元废渣进行预处理,处理后三元废渣中含聚浓度小于80mg/L,含固量25%~40%,含油量小于4%。  相似文献   
134.
经过 2013年4月25日,2家施工单位分别向项目部报告“现场380V的电正常,而220V的电不能用。”项目部立即组织电工到变压器处检查,经过排查发现,变压器低压输出端的3根火线均为正常,但零线带电,  相似文献   
135.
网络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网络重要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基于网络图论,构建一个数学规划模型。利用ArcGIS将网络重要基础设施的弧段和节点赋值,将网络拓扑结构以数字形式表示;利用数学规划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出网络重要基础设施中的脆弱性组件(弧段或节点)。结果表明这些组件的破坏会使网络脆弱性达到最大值,需要对这些组件进行优先防护。将该模型应用于京津冀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系统,得到该交通网络系统的脆弱性路段。  相似文献   
136.
对近年来加工原料劣质化后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腐蚀问题突出和腐蚀导致的安全事故多发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中国石化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调研情况和发现的主要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轻质油中间原料储罐的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137.
电力行业是国家和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部门,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主体。文章研究了2个问题:一是在碳排放总量管理下,电力排放的所属问题;二是不同配额分配方案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电力排放的划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对电力排放进行控制;在对电力行业的几种配额分配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平均法"这一新型分配方法,并用该分配方法对广东省现有电力企业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模拟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绝对排放量下降5%的总量控制目标下,通过"加权平均法",各机组所得配额都相对公平和平均,可以保证企业顺利履约,实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辽宁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分析,结合国内其他试点省的经验,构想辽宁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框架,明确目标、范围和工作框架,重点设计规章制度建设、核定和交易、管理建设平台以及监管等,并设计排污权交易制度与现有制度的衔接,为这一新制度在辽宁省推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9.
为揭示太湖东部疏浚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于2012年在东太湖与胥口湾共设置5个点位采集沉积物样品,测试了底泥部分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元素含量(As、Cd、Cr、Cu、Hg、Ni、Pb、Zn),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了疏浚湖区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太湖东部不同类型湖区间沉积物的营养盐及重金属含量分布存在差异,总体上胥口湾草型湖区的重金属含量相对东太湖养殖湖区较高,营养盐含量则相对较低;在垂直剖面上,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均表现出表层富集的特征.太湖东部湖区各疏浚点位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未疏浚点位,表明底泥生态疏浚能有效去除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污染物,但疏浚效果随时间逐渐减弱.各重金属元素及营养盐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些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同源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评价结果表明,各点位沉积物的重金属潜在危害程度依次为X1>D1>D3>X2>D2,其中未疏浚点位胥口湾X1的潜在生态风险高于东太湖D1,且X1、D1均属于中等生态风险,而疏浚点位D2、D3、X2属于轻微生态风险,底泥疏浚有效降低了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