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渗滤液的特性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土地处理、减量处理等技术。首次提出垃圾渗滤液的减量法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渗滤液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2.
电絮凝过程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价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电絮凝过程研究了槽电压、初始浓度、初始pH值、电极材料等工艺参数对电絮凝过程分离Cr(Ⅵ)离子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Fe/Fe电极,对初始浓度为105 mg/L的Cr(Ⅵ)离子废水,最优槽电压为4 V,初始pH值为6,电解60 min,去除率可达到98.84%。Cr(Ⅵ)的去除率随着槽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浓度以及初始pH值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发现,初始pH值决定电絮凝过程中Cr(Ⅵ)的主要去除方式,在偏中性范围内Cr(Ⅵ)主要通过絮体吸附作用去除。对不同电极材料的电絮凝过程电解产生的絮体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絮体成分因电极不同而异,不同絮体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83.
基于生物可给性的某冶炼厂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价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人体健康风险,以某冶炼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BET(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和IVG(In-Vitro gastrointestinal)两种方法测定了As、Cd、Cu、Pb、Zn的生物可给性,并对比了只考虑重金属总量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人体...  相似文献   
84.
为防范精细化工园区事故风险,提出了基于熵权-云模型的脆弱性评价方法。首先,引入物料的脆弱性,构建“人员、设施、物料、环境”4个维度的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云模型对精细化工园区进行脆弱性等级评价,最后以3个典型的精细化工园区为例开展实例分析,验证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先逆向后正向正态云发生器,能够有效将定性概念和定量数据相互转换;脆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响水化工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区;人员素质、物料存放、园区选址、园区内企业布局是研究脆弱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