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基于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采用13C同位素示踪法分析无机碳(IC)在工艺中的迁移转化路径,考查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固碳潜力及厌氧氨氧化菌相关的固碳机理;同时,结合微生物分子学等方法,通过比较反应前后NH_4~+-N、NO_2~--N、TN及IC的变化,分析推导出工艺的固碳机理。结果表明,在进水IC为10.70 mg左右时,系统平均固碳率在12.05%以上;经~(13)C标记处理后的Anammox污泥中~(13)C丰度值由1.07%增加至1.17%以上;Anammox污泥中cbbLR1基因拷贝数经氮素和IC影响后分别为5.79×10~8copies·g~(-1)和5.56×10~8copies·g~(-1),较处理前均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进水中投加的IC参与了微生物体内的碳代谢;厌氧氨氧化菌存在遵循卡尔文循环固碳途径的功能基因。cbbLR1基因丰度与氮素浓度之间呈显著相关,与IC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说明该基因丰度对氮素的响应度比IC大。  相似文献   
532.
以微硅粉为硅源,CTAB和PEG-6000为模板剂,制备得到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后接枝法将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引入到MCM-41的表面和孔道内,合成了巯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分子筛(SH-MCM-41)。采用TEM、N2吸附-脱附曲线、TG分析和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巯基功能化的样品为吸附剂,对含Cr(VI)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SH-MCM-41对水中Cr(Ⅵ)的吸附经240 min可基本达到平衡,其理论吸附量为21.3 mg/g;利用准一级、准二级、Elovich方程、粒内扩散模型和班厄姆孔道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拟合度R2为0.991,Elovich方程模拟相关系数R2大于0.95,表明吸附过程包含了多种反应机制。结果显示,吸附过程由液膜扩散、颗粒扩散和孔道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533.
多水源供水管网中铁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源切换而引起的水质超标现象,开展了多水源联合供水条件下管网中铁释放规律的研究。分析了北方某城市2种水源(滦河水和长江水)的水质特点,利用实验模拟反应器分别研究了水源完全置换和供水分界线处水源混合区域的铁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多水源供水管网的铁释放速率与水源水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水中含高浓度SO2-4和氯化物时会加快铁的释放。不同水源之间的频繁切换会破坏管垢表面的钝化层,使铁释放速率迅速变化,随后会有所缓解,但新的平衡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供水分界线处的水源混合区域,由于水质的不断变化造成管垢表面很难形成稳定的钝化层,铁释放速率持续偏高,只有当长江水所占比例高达75%以上时才能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34.
对SCR烟气脱硝系统的性能检测指标进行分析,阐述了严格控制SCR系统出口氨逃逸率和定期冲洗空预器装置的重要性,建议可以通过加设省煤器小旁路来调节烟气温度,以保证SCR系统在低负荷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35.
以采矿-选矿-生产钛白-制造钛产品构成的钛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钛产业链中各生产环节的物质流动,利用环境负荷分析法计算了钛产业链的环境负荷值,其结果按环境负荷大小排序为:选矿>采矿>制造钛产品>生产钛白。钛产业链中废弃物排放对环境负荷的贡献最大,是治理和改进的关键。依据各环节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情况,对如何降低钛产业链的环境负荷提出了建议,为全面优化钛产业链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36.
微藻混合培养可以在高效去除水质污染物的同时,积累更多生物量及油脂,促进微藻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然而存在菌种间相互竞争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故找出微藻藻种间最佳协同组合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将一株可在黑臭水中快速生长的原壳藻Auxenochlorella protothecoides,分别与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bliquus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培养,结果显示4种微藻1∶1∶1∶1混合培养为最佳组合。为进一步提升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促进资源化利用水平,将经12C6+重离子辐照诱变后的4种藻株按相同比例混合培养进行性能强化,结果表明:相比初始藻株组合,12C6+重离子突变藻株组合 COD、NH4+-N 及 TP 最大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12.12%、11.01% 及 22.12%,其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油脂增长率分别提高了63.03%和79...  相似文献   
537.
为研究细水雾灭火系统对18650型锂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利用自设计实验平台进行抑爆实验,对比初爆与燃爆两个关键点及有无外部热源的温度变化图。研究表明,细水雾能够明显抑制18650型锂电池热失控,但施加细水雾的时间点对抑制效果影响较大,初爆后施加细水雾能够有效抑制,在燃爆后施加细水雾10s内温度降低200℃以上,但由于锂电池内部电解液复燃的特点,温度回升。温升速率的变化使得电池初爆的时间和温度分别提前了67.4%和44.4%,据此提出通过探测18650型锂电池初爆释放气体发现热失控发生并在最短时间内移除异常行为电池来控制电池热失控及其热量的异常传播。  相似文献   
538.
539.
支景波  牛更奇  王振法 《安全》2008,29(12):33-35
HSE管理体系已在油田推行多年,油田的HSE管理体系文件也在2004年发布实施。几年来油田及各单位运行HSE管理体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管理文件也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为了全面掌握各单位HSE管理体系具体运行情况,胜利油田安全环保研究中心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开展了油田HSE管理体系监督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5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