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 3S ”技术在关中地区秸秆焚烧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应用“3S”技术是遥感监测向“业务化、定量化、系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3S”技术中的RS可进行实时火情动态监测、GPS可用于火点的快速查找和检验遥感监测的定位精度、GIS可用于制作精细化火情地理信息产品。通过对MODIS遥感资料的通道特性和光谱特征分析,指出“3S”技术可以作为秸秆焚烧动态监测资料的处理流程和量化判识指标。实例证明了2004年在关中地区进行的麦秸秆焚烧监测应用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2.
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络合态重金属离子且不添加任何絮凝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重金属捕集剂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ADTC),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推测产物结构。考察反应时间、pH对重捕剂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反应时间为20 min时,Cu~(2+)、Ni~(2+)和Zn~(2+)的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246、234和227 mg·g~(-1);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络合剂的吸附影响,其去除顺序为TACAEDTA。在实际废水处理中,PADTC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FT-IR、SEM-EDS和XPS表征证实了PADTC对络合重金属的抓捕机理。使用PADTC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可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3.
剪切波速是表征土体动力特性的重要参数,通常抗震规范将其作为场地分类的主要指标,但不同规范选取的计算深度有所差异。基于苏州研究区446个钻孔的波速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相对于计算深度20m和30m的等效剪切波速v_(s,20)和v_(s,30)的相关性;依据中国规范、欧盟规范和美国规范给出的场地分类标准,比较了不同抗震规范下苏州研究区场地分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苏州研究区场地的vs,20和vs,30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为0.888;中国规范和欧美规范给出的场地分类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明显,中国规范的Ⅱ类场地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局部区域、Ⅲ类场地分布于整个研究区、Ⅳ类场地呈零星分布;欧盟规范的CEU类和美国规范的DUS类场地分布于整个研究区,而欧盟规范的DEU类和美国规范的EUS类场地主要分布于与东西向呈23°夹角的一个狭长区带内。  相似文献   
174.
由于气溶胶具有传播病毒的特性,室内密闭与通风空间的气溶胶扩散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密闭空间、人体模型进行等比例建模、数值仿真计算,获取气溶胶颗粒瞬态传播途径与范围.并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DPM(离散项模型)开展两相瞬态计算.结果 表明:打喷嚏、咳嗽等呼出条件下,大直径颗粒降沉,小直径颗粒将随气...  相似文献   
175.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业碳足迹理论可以系统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碳排放,是构建低碳农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低碳农业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足迹,本文基于河北吴桥县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研究方法,评价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模式的碳足迹.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的大小为1 737.37±337.02 kgCe/hm2·a,生产1 kg粮食的碳成本是0.12±0.03 kgCe,其中冬小麦的碳足迹是1 101.31±251.91 kgCe/hm2·a,小麦的碳成本是0.16±0.04kgCe/kg,夏玉米的碳足迹是636.06±163.90 kgCe/hm2·a,玉米的碳成本是0.08±0.02 kgCe/kg.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的组成中,化肥占总量的61.76%,电能占25.03%,柴油占7.44%,种子占4.75%,农药占1.02%.同时,发现N肥的施用量和电能消耗量均与碳足迹有正相关性,种植规模与碳成本有负相关性.因此,构建节肥、节水及规模化的低碳种植模式是实现华北平原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6.
乙酰甲胺磷对斜生栅藻的毒性及细菌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血球计数法测定斜生栅藻细胞数目,研究了乙酰甲胺磷对斜生栅藻的毒性作用,并通过藻类培养液中接种经过筛选得到的乙酰甲胺磷高效降解菌测定其对乙酰甲胺磷毒性的去除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对斜生栅藻的抑制中浓度(EC50)大于159 mg/L,急性毒性为低毒。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7 d后,EC50为174.68 mg/L,明显低于24 h的1 128.57 mg/L,存在亚慢性毒性。通过藻类培养液接种高效降解菌Y-6,乙酰甲胺磷对藻类的生长抑制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77.
古建筑雷击风险评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彪  张华明  杨世刚 《灾害学》2009,24(4):77-80
通过对古建筑防雷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古建筑物的重要性、年预计雷击次数、自身结构、内部环境变化、雷击史是评估古建筑雷击风险的主要项目,并确定了各个项目的风险系数。根据风险系数给出了古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8.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平衡振荡法研究了土壤吸附1,4-二氯苯的影响因素,用Freudlich和Langmuir经验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了土壤对1,4-二氯苯的吸附模型,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测定了吸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79.
对山西2006年的雷电灾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全年5-8月是雷电高发期;期间,每日14-18时为高发时段;强对流天气暴雨和大暴雨是造成雷灾主要原因。全省落雷高密区有3个,分别为忻州、太原和阳泉—运城一带。针对该省雷灾,提出了相应的防雷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80.
近日,四川达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组织市安监、市公安、市交通等部门,用一个月的时间,专门排查全市危险公路。排查的范围包括:2007年未完成整治的市、县级督办危险路段;近三年来曾经发生或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辖区内所有国省道、县乡道路曾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等险要路段;往年已排查治理的,但安全隐患尚未消除的危险路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