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13年12月1-9日成都及周边城市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过程,重污染区域集中在成都市,其API值最高达到225,首要污染物为PM2.5。对成都地区PM2.5源解析可得出本次污染过程是以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污染的混合型污染过程,贡献比重之和为42.8%。同时探讨了研究期间造成污染持续累积的相关因素:高空500hPa的大气环流形势处于弱高压前部以下层气流为主;主导风向西南风和东南风,平均风速分别为1.46m/s和0.99m/s,无降水,气温日较差较往年偏高7.1℃的气象条件;高湿及"双逆温"效应的大气结构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研究表明逆温强度变化与颗粒物浓度的消长具有显著的滞后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平原地区发生重污染过程的预警预报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2.
对发生在该钢铁厂的一起预制板脆性断裂事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探讨了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某炼油厂煤油加氢装置与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联合布置,柴油加氢新氢压缩机为煤油加氢装置提供补充氢,并为煤油加氢装置提供分馏塔底重沸器热源。结合煤柴油加氢联合装置两周期运行情况,针对柴油原料反冲洗过滤器滤芯穿孔、新氢压缩机氯化铵结盐腐蚀、高压换热器内漏情况,分析工艺运行条件以及相关腐蚀数据,确定腐蚀类型为氯离子腐蚀,针对氯腐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氯离子腐蚀的影响因素以及防止氯离子腐蚀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4.
随着农业氮肥大量施用,大量碳氮营养物质以淋溶或径流形式进入周边灌溉水体,使其成为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以我国东南部地区典型稻田灌溉河流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连续两年原位观测表层水体CH4和N2O溶存浓度及其排放通量,旨在明确稻田灌溉河流CH4和N2O的排放特征、排放强度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观测期内c(CH4溶存)的年平均值为(390.57±43.95)nmol·L-1(92.80~1 577.54 nmol·L-1),c(N2O溶存)的年平均值为(40.23±3.20)nmol·L-1(10.05~75.40 nmol·L-1).CH4和N2O的排放通量(年平均)分别为(20.73±6.08)mg·(m2·h)-1和(34.30±7.12)μg·(m2·h)-1.CH4和N2O溶存浓度和排放通量整体上均呈现出春夏排放高,秋冬排放低的季节变化趋势.两年CH4累计排放总量为(3 876.30±1 153.96)kg·hm-2,N2O累计排放总量为(5.74±0.98)kg·hm-2.两者持续性全球增温潜势(SGWP,以CO2-eq计)平均为(87.99±15.73)t·(hm2·a)-1.CH4排放通量与水温、底泥可溶性有机碳(DOC)显著正相关,而与水体溶解氧(DO)显著负相关;N2O排放通量与水温、水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显著正相关,而与水体DO显著负相关.该研究可为科学估算我国农业灌溉流域CH4和N2O排放总量提供数据支撑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5.
我们企图找出一些大油气田的控制因素,这些因素能够解释油气在大多数产区的特殊产出情况,同时又能解释油气在世界上少数几个沉积盆地普遍存在的性质。  相似文献   
36.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了天然不存在的许多有机化合物。一般说来,天然不存在的化合物都具有生物难以分解的倾向。尤其是DDT、BHC、PCB及ABS等很难分解,成为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7.
稻田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后季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水稻生长季基肥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后季麦田N2O排放及年轮作系统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化肥处理)相比,施用菜饼加化肥(菜饼处理)对后季麦田N2O排放量无影响;施用小麦秸秆加化肥(小麦秸秆处理)导致后季麦田的N2O排放量减少15%;施用牛厩肥加化肥(牛厩肥处理)和猪厩肥加化肥(猪厩肥处理)分别增加29%和16%.就稻麦年轮作生长季总体而言,菜饼、牛厩肥和猪厩肥处理稻麦生长季N2O排放总量较化肥处理分别增加6%、17%和7%,然而,小麦秸秆处理N2O排放总量减少16%.20a或500a时间尺度上各处理稻田CH4排放和该轮作周期水稻和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总GWP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菜饼处理>小麦秸秆处理>牛厩肥处理>猪厩肥处理>化肥处理或菜饼处理>牛厩肥处理>猪厩肥处理>小麦秸秆处理>化肥处理.单位产量的GWP以作物残体处理最高,农家肥其次,化肥处理最低.因此,稻田基施不同种类有机物料都相应地增加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38.
通过大量试验,对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过程中如何延长氯化亚锡、磷酸二氢钾试剂的使用保存期、提高显色的稳定度、降低空白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公安行业新标准《电控防盗锁通用技术要求》中的关键技术内容作详细解析,为安防工程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0.
广东大宝山矿区堆积土水土流失对重金属迁移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水土流失和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损害的重要途径。采用野外径流小区模拟径流原位冲刷试验方法,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堆积时间为3 a的老弃土和堆积时间为0. 5 a的新弃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土为对照,分析水土流失及重金属的迁移特征,以期为科学认知矿区生态破坏和重金属污染协同治理提供案例支撑。结果表明:(1) 2种类型堆积土径流量均随时间呈上升变化趋势,其20 min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 52和5. 75 L·min~(-1),远大于自然土(0. 69 L·min~(-1))。(2)新弃土径流含沙量和产沙率均最高,分别为156. 79 g·L~(-1)和0. 99kg·min~(-1),老弃土(51. 68 g·L~(-1),0. 27 kg·min~(-1))次之,自然土最低。(3)新、老2种堆积土侵蚀泥沙Cd平均含量分别为自然土的11. 43倍和11. 20倍,平均流失率分别为自然土的361. 67和135. 33倍,且在产流初期Cd流失率最高,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Pb、Zn和Cu表现出与Cd一致的迁移特征。(4)径流泥沙中重金属含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 01),重金属流失率与径流含沙量、产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 01),径流及泥沙流失对重金属的迁移有明显影响。矿区土壤经扰动堆积后,水土流失量及重金属迁移量明显增加,且堆积时间越短,增幅越大。若要控制重金属对矿区外部环境的危害,必须治理矿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