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多壁碳纳米管与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楠  刘玲  郑刘根 《环境化学》2019,38(5):1113-1118
选取水稻(Oryza sativa)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营养液(0 mg·L~(-1) MWCNTs、0 mg·L~(-1) Cd~(2+))为参照,分析不同浓度梯度下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单一处理、MWCNTs与Cd~(2+)复合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单一处理中,水稻幼苗的生长与MWCNTs添加浓度呈明显负相关.低浓度的MWCNTs(1.5 mg·L~(-1))对水稻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MWCNTs(≥6.0 mg·L~(-1))会显著(P0.05)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添加5 mg·L~(-1) Cd~(2+)会增强MWCNTs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抑制,当MWCNTs浓度从1.5 mg·L~(-1)上升到12 mg·L~(-1),单一处理组与复合处理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分别下降6.4%、10.4%、24.4%和13.9%;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复合处理组的水稻叶片的POD活性略高于单一处理组,分别高出11.0%、46.1%、5.6%、11.6%;水稻幼苗叶片气孔导度变小、胞间CO_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减慢.MWCNTs与Cd~(2+)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济南市大气降尘的变化规律,探讨降尘的气象影响因素,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济南市区及县区共21个采样点采集了降尘样品,研究了济南市降尘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降尘通量与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的相关性,并通过构造降尘通量和各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标准化回归方程,计算了各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变化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2018年济南市降尘通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春季高秋季低,降尘通量在4月到达全年峰值(11.97 t·km~(-2)·30 d~(-1)),超过生态环境部2018年首次颁布的大气降尘国家考核目标标准(9 t·km~(-2)·30 d~(-1))的33%,且市区的降尘通量稍高于县区的降尘通量;21个采样点中,只有紧邻工业园区的蓝翔技校和受道路施工影响的建筑大学两个采样点降尘通量超标,分别为9.56 t·km~(-2)·30 d~(-1)和10.18 t·km~(-2)·30 d~(-1),其他采样点均不超标,跑马岭的降尘通量最小,为4.71 t·km~(-2)·30 d~(-1),济南市区各行政区降尘通量变化较大,县区差异较小;降尘通量与环境空气中PM10、PM2.5的质量浓度相关性均不高,说明降尘对环境空气的直接影响不大,泉城广场点位和清洁对照点位的降尘对环境空气影响高于其他点位,应加大措施控制降尘;3种气象因素中风速对降尘通量的相对贡献率达到50%以上,济南市大气降尘通量主要受风速的影响,风速较大时,降尘通量增加,县区采样点的降尘通量还与湿度有一定负相关,气温对降尘通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3.
以硅酸钠、硫酸铝、氯化铁、海藻酸钠(SA)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铁-海藻酸钠(PSAFe-SA)絮凝剂,并采用SEM、FTIR、XRD、TGA技术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影响PSAFe-SA絮凝沉降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考察了该絮凝剂对松花江水样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聚硅酸的pH为3.0、n(Al+Fe)∶n(Si)为1.0、n(Al)∶n(Fe)为4.0、m(SA)∶m(Si)为0.04的条件下,所制备的PSAFe-SA絮凝剂性能最好;在水样pH为6.0、PSAFe-SA投加量为28 mg/L、沉降时间为20 min的最佳絮凝条件下,松花江水样的浊度去除率为94.50%。  相似文献   
44.
为了改进完全混合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ing tank reactor,CSTR)厌氧消化处理鸡粪的启动效果,通过逐级提高进料鸡粪浓度的方法在CSTR中进行中温(36?C)厌氧消化的启动实验,实验分为2个步骤:污泥适应性驯化和消化能力提升,即通过间歇添加2%浓度鸡粪的方法驯化活性污泥;利用逐级提高进料鸡粪浓度(2.1%、3.2%和5.2%)的方法提高污泥消化能力。结果表明:通过逐级提升进料鸡粪浓度的方法能够驯化出处理一定浓度鸡粪的活性污泥,当进料鸡粪浓度达到5.2%时,CSTR进料有机负荷(organic loading rate,OLR)、总固体含量(total solid,TS)去除率和产沼气量分别达到1.5 g·(L·d)~(-1)、60%和1 L·(L·d)~(-1),甲烷体积分数稳定在(65±3)%左右,总氨氮浓度最高达到1 200 mg·L~(-1),没有出现氨抑制的现象,污泥活性随进料鸡粪浓度提升而逐步得到驯化,从而成功启动反应器正常运行。为CSTR厌氧消化处理高氮基质启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5.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95,自引:3,他引:95  
对几种主要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今后在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微生态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6.
哈尔滨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端,面积5.30万平方公里,人口94623万人。1997年粮食总产量为86.4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4%,首次突破85亿元。但是必须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中存在很多问题,个别地区因逆科学规律行事已陷入困境。如果要保持连续粮食丰收,就必须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开展对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就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防治对策。一、农业生态环用存在问短1、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门〕水土流失严重。到目前为止,哈尔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281.8万亩。这些地…  相似文献   
47.
荒漠化问题是个全球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就目前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8.
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气环境甲醛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如汽油、柴油机的排气)及呋喃、树脂、粘合剂等工业排放。室内甲醛污染主要有建筑材料和脲醛树脂的家俱制品。甲醛对人体的危害除了引起刺激性慢性疾病外,甲醛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氯甲醚可致癌。随着室内和大气环境中低浓度甲醛监测的需要,采样方法有了新的开发,分析方法也有较大的进展,目前应用较多的仍是化学法和仪器法。  相似文献   
49.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很长的强效温室气体,并被认为是21世纪破坏臭氧层的重要物质之一,气候预测需要对自然与人为排放的包括N2O在内的温室气体进行全面准确地估算.内陆水体是N2O的重要排放源,由于人为氮输入的增加,江河N2O的排放量可能逐年升高.本研究总结了江河N2O排放速率的研究方法,重点汇总了中国各气候带十大流域江河N2O的溶存浓度和水气界面交换通量,并与世界其他河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江河溶存N2O浓度为0.3~1591 nmol·L-1,N2O释放通量为-12.2~2262.1 μmol·m-2·d-1,总体与世界其他江河的范围值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河N2O的产生和释放机理,探讨了水中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氧、有机碳以及水文、地形地貌与气象条件等对江河N2O产生和释放的影响,并讨论了变化环境下江河N2O的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50.
甘南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取样方法,对玛曲县高寒中度退化草地的植物种群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莎草植物(嵩草)为绝对优势种,杂类草(金莲花)为主要伴生种。非优势种垂穗披碱草、甘青青兰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0.913和0.911,而绝对优势种嵩草和主要伴生种金莲花的生态位宽度较低,分别为0.906和0.641。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42.29%。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04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20.55%。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种对乳白香青和毛茛0.082),而生态位窄的物种相互间生态位重叠比例较小(如种对二裂委陵菜和金莲花0.033)。高生态位宽度与低生态位宽度的种群也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如种对车前和毛茛0.065),反之则低。杂类草鲜草产量、地上生物量比例最高,依次为100.00 g/(m2.a)、43.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