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安全科学   433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825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12篇
评价与监测   86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简述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对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控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和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42.
应用美国国家环保局方法和传统的重铬酸钾法测定同一化学需氧量标准样品,并分别编写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通过对两份不确定度报告的研究,讨论了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造成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区别。  相似文献   
243.
以金霉素为降解对象,采用沉淀法制备α-FeOOH光催化剂,进一步将其用共价结合法负载在陶瓷膜上,用SEM、XRD、EDS、UV-Vis和FTIR对α-FeOOH和光催化陶瓷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α-FeOOH呈针状或纺锤长片状,长宽分别为500~550nm、25~50nm,经α-FeOOH改性的陶瓷膜孔隙率由14.83%变为8.11%.研究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对金霉素的降解效率和动力学行为,确定了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的最优降解条件为金霉素初始浓度50mg/L,H2O2投加浓度10mmol/L,UV强度为3796.6μW/cm2.进一步利用UV-Vis光谱分析了两种体系对金霉素的降解机理,光催化剂体系下,H2O2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下H2O2的浓度先升后降,同时后者在同一时间点对TOC和NH4+-N去除率更高,表明光芬顿陶瓷膜耦合体系氧化能力更强,对金霉素的降解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244.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5.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对不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专家评价法和环境技术评价(EnTA)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生命周期评价(LCA)法以定量为主,但由于数据采集困难,目前在应用上还面临很多困难;层次分析(AHP)法把定性与定量评价融合得比较好,对于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问题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46.
采用自行研制的SA-1铝合金作为可溶阳极材料,与常用的铁阳极和纯铝阳极进行对比试验,考察对含表面活性剂废水电化学处理能耗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A-1铝合金阳极具有电解能耗较低、净化效果较好和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7.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照、温度、营养元素、pH值等环境因子对微囊藻的生长及其毒素生成的影响.一定强度的光照促进毒素的合成,微囊藻生长在较低的温度或营养元素受限制时,生长速率下降,但毒素产率较高.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在藻的指数生长后期与稳定期达最大值,毒素产率则在指数生长初期达最大.不同环境因子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毒素的产生,需进一步研究藻毒素的功能及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248.
脱木素工艺为中小制浆企业的黑液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系统中酸化纤维污泥减小碱木素胶粒间的斥力 ,吸附废水中已析出的木质素和细小纤维 ;酸破坏了系统中胶体的水化膜 ,增大了胶体的粒径 ;混凝剂中和胶体表面电荷 ,增加颗粒间的接触机会 ,同时发挥了絮凝沉降的作用。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 ,减少了酸及混凝剂的用量 ,木素沉降速度快。当试验废水pH =5、绝干纤维污泥与进水CODCr质量之比为 1.1、硫酸铝投加量为 160mg/L时 ,CODCr去除率高于 63 %。  相似文献   
249.
磁分离和“磁化水”是两种利用磁场影响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方法。磁分离直接利用外加磁场来实现具备磁性差异的固固、固液或固气分离 ;“磁化水”则利用水或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流经磁场后 ,其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如 p H、溶氧能力、粘度、表面张力等均会发生变化。介绍了这两种磁技术在环境治理 (如废水治理、除尘及城市垃圾分选等 )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50.
文献上曾广泛研究用硷金属盐类提高溶液干渣法,灵敏度,其中以钾、铷、铯盐类效果最好,但锂盐控制基体影响研究报告很少。粉末法中Maritz研究过用锂、钾、钙、钡、铜缓冲剂以消除基体影响,发现锂盐尤其是Li_2CO_3的效果较好。不少文献认为用LiBO_2能控制基体影响。但未用于溶液干渣法。我们研究了此方法,并应用于环境分析。本文报告用不同的锂盐如LiBO_2、LiNO_3、LiCl、和Li_2SO_4对控制基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