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及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市场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结合各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特点,系统地分析了现阶段国内染污场地土壤修复产业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2.
青岛近海秋季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其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于2007年9-10月运用安德森6级生物粒子采样器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生物气溶胶样品,探讨陆源和海源细菌及真菌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陆源细菌浓度高于海源细菌,而陆源真菌浓度低于海源真菌,海源菌总数高于陆源菌;陆源和海源细菌及真菌浓度分布表现为上午﹥下午﹥中午.9-10月陆源和海源细菌主要分布在大于2.1 (m的粒子中,占总数的80.0%以上,呈偏态分布;9月陆源和海源真菌主要分布在2.1~7.0 (m的粒子中,10月陆源和海源真菌主要分布在1.1~4.7 (m的粒子中,呈对数正态分布.总体而言,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受到陆地与海洋的双重影响,海洋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3.
134.
为了分析以PSD描述的随机振动载荷的峰值强度,将广泛应用于地震工程和冲击环境工程研究中的冲击响应谱概念拓展应用到随机振动峰值分析之中,从理论上导出了各态历经Gaussian随机振动过程冲击响应谱计算的一般方法,并导出了简化的工程应用表达形式。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简化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5.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氮对总氮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氮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氮组分,其沉降入海后不仅能够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增长,还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利用2008年1~12月在青岛采集的64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有机氮的浓度.气溶胶中有机氮的浓度为30~2 073 nmol·m-3(100~12 157 μmol·g-1),以12月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6.
2012年11~12月在青岛采集58套denuder和PM2.5样品,分析了其中酸碱气体及相应的颗粒态组分浓度,探讨了它们的浓度特征和气粒平衡关系.青岛大气中HNO3、HNO2、HCl、SO2和NH3平均浓度分别为1.36、1.64、1.46、27.58和2.95μg·m-3.PM2.5中NO-3、NO-2、Cl-、SO2-4和NH+4浓度分别为6.49、0.12、1.95、9.36和6.04μg·m-3.霾天大气中酸碱气体浓度较之晴天时的增幅明显低于PM2.5中相应离子浓度的增幅;雾天时,除HNO2外其他气体浓度均低于晴天,但PM2.5中相应离子浓度较之晴天时均有明显增加.采样期间青岛大气为富氨环境,PM2.5中NH+4主要以(NH4)2SO4的形式存在,NO-3生成主要受HNO3的限制.利用ISORROPIAⅡ模型探讨了青岛PM2.5中二次离子的控制因子,通过敏感性实验发现NH+4对总NH3(TNH3)变化响应不敏感,但对总H2SO4(TSO4)和总HNO3(TNO3)变化响应敏感;NO-3和SO2-4则分别仅对TNO3和TSO4变化响应敏感,这暗示了减少TNO3和TSO4而不是TNH3的排放对降低青岛大气中PM2.5浓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7.
以青岛市-胶州湾为研究对象,选取胶州湾水体中DIN、PO4-P和COD年均浓度为环境指标,以青岛市人均GDP为经济指标,分析了1980~2010年胶州湾水体环境质量变化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胶州湾水体中DIN浓度随时间呈线性增长趋势,但与青岛市人均GDP的拟合关系具有显著的EKC单峰曲线特征,人均GDP约4.5万元/a时出现转折点,此后DIN浓度随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胶州湾水体中PO4-P和COD浓度与青岛市人均GDP呈现N型曲线关系,人均GDP约5.2~5.7万元/a时出现转折点。胶州湾PO4-P浓度随时间呈波动上升,但因胶州湾生态系统中P营养盐相对不足,PO4-P浓度会受到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其随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完全由污染治理相关的经济活动所控制;COD浓度随经济发展有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能够显示经济发展的贡献,但更多地反映了点源治理的影响。点源、非点源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是环境经济关系改善的主因,充足的环保投资则是其经济保障。本研究可为认识其它沿海城市的环境经济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8.
2002年春季沙尘暴对青岛大气气溶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TSP,PM10,分级粒子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2002年春季发生于我国北方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对青岛大气环境的影响.在3月15-19日和21-23日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中TSP质量浓度分别为0.488和0.721 mg/m\+3,比平时增加了2.8和4.1倍.沙尘天气期间2~7 μm粒子为影响青岛的主要成分,在第2次沙尘暴期间该粒径的粒子质量浓度增加了30倍,其中2.1~3.3 μm粒子质量浓度达到0.13 mg/m\+3.根据地面气象资料和PM10连续监测资料发现,在地面风向转北之前,高空气流携带的沙尘首先影响到青岛.   相似文献   
139.
徐州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场取样分析,对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区,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结果表明,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Mg型及HCO3-Ca型,个别点出现HCO3@SO4-Ca型水,总体水质较好,存在局部污染现象;水源地裂隙岩溶水水质受含水层岩性和降水、地表水以及孔隙水越流等补给的影响,在制定水源地保护方案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140.
东亚地区不同天气下的硫沉降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欧拉型硫沉降模式分析3个个例,讨论了东亚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硫总沉降、干沉降和湿沉降。不同天气条件下硫沉降的分布不同。干沉降与污染源的分布有很好的相关性,而总沉降的分布除决定于排放量外,还明显受到降水场分布的影响。24h硫沉降量一般为1.0~10.0mg/m2,最大可达32mg/m2,干沉降量的值为1.0~5.0mg/m2,最大值为14.8mg/m2,湿沉降量的值为0.5~7.0mg/m2,强降水区附近可达22m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