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安全科学   368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689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建立了一套中试规模的船舶废气脱硫装置,并通过实船实验对比研究了海水法、镁法和镁基-海水法在船舶废气脱硫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镁法与镁基-海水法的脱硫效率保持在95%左右;海水法开始时脱硫效率能达到90%,40 min内迅速下降至60%;海水法pH下降迅速,而镁法和镁基-海水法pH下降较平缓,且镁基-海水法的pH较镁法更稳定;镁基-海水法喷淋液中碳酸盐总量不减少,不释放CO2。综合分析认为,镁基-海水法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船舶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952.
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良好的推广和泛化能力,以及在处理分类问题及小样本问题方面的优势,构建了湖泊水质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白云湖的水质评价进行了研究。于2011年对广州市白云湖进水口A和出水口E以及湖区内B、C、D共5点分别进行了3次水质监测(1月份、4月份和8月份)。分析结果表明,A、B、C、D、E 5点1月份的水质除B点为Ⅳ类水外其余4点均为Ⅴ类水,4月份除A点为Ⅴ类水外其余4点均为Ⅳ类水,8月份除A为Ⅳ类水外其余4点均为Ⅱ类水,白云湖在经过开始的不稳定状态后,正在逐渐实现其净化水质的设计作用。相对于常规的评价方法,所得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53.
引入了目前环境价值评估领域运用广泛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武进港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居民的支付/受偿意愿(WTP/WAP)进行调查研究。305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1)64%的受访者有支付意愿,用中位值法和平均支付意愿法计算得出武进区居民的支付意愿为40~555元/年,武进区2010年人口为1003万余人,居民的总支付意愿范围是4 012~5 56665万元/年,支付意愿与受教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无相关关系;(2)62%的受访者有受偿意愿,平均受偿意愿为3462元/年,约为支付意愿的63倍,受偿意愿与受教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职业存在负的弱相关性。对造成WTP与WTA巨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综合考虑评估结果,对武进港流域的水环境改善提出建议,促进决策者更好的平衡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54.
利用分形理论阐述了微污染矿井水中微絮体形成的分形生长特征,考察了微絮体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微絮凝机理,利用絮体的分形维数表征各影响因素对微絮体形态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微絮体形态与其分形维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分形维数越大,微絮体更加紧实,越易于沉降,滤后水的浊度越小;同时考察了微量铁锰离子对微絮体形态的影响,为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参数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5.
EDTA强化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电动力学装置中,研究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通过在阴极添加络合剂EDTA来提高修复效率。实验结果表明,EDTA的引入提高了修复过程中的电流值,且EDTA与重金属的络合提高了污染物向电极液的迁移效率,从而强化了电动力学修复效果。在设定的浓度(0、0.01、0.02、0.05和0.1 mol/L)中,0.1 mol/L的EDTA具有最佳的修复效率。在此实验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总铜、总铅和总镉的去除率分别为90.2%、68.1%和95.1%。电动力学修复后,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发现电动力学修复显著改变了土壤重金属存在形态,修复后土壤中的铜、铅、镉主要以较稳定的有机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显著降低了对周边生物和环境的毒害。  相似文献   
956.
利用一株新分离Cr(Ⅵ)还原菌Leucobacter spp. Ch1进行高浓度Cr(Ⅵ)还原的研究.发现生长于Luria Broth培养基中的Leucobacter spp. Ch1最大能还原1800mg/LCr(Ⅵ),而休眠Leucobacter spp. Ch1细胞悬液可以完全还原2100mg/L Cr(Ⅵ).扫描电镜观察到还原cr(Ⅵ)后的细菌末端黏附大团反应产物,电子顺磁共振分析确定产物的成分为Cr(Ⅲ).在分批加Cr(Ⅵ)还原实验中,休眠Leucobacter spp. Ch1细胞悬液在1060min内还原了2368mg/L Cr(Ⅵ),重新加入的乳酸钠可以再次启动Cr(Ⅵ)的生物还原.结果表明,乳酸钠的存在是Leucobacter spp. Ch1还原Cr(Ⅵ)的必要条件,推测该物质在反应中起电子供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7.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的发展很快.但高层建筑的火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水是主要的灭火剂.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几个方面,如消防水箱、消防水池储水量、消防加压设施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8.
苍王峡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旅游观赏价值巨大,科学研究价值极高,拥有世界级罕见的景观单体,具有发展地质旅游的优良资源基础。在对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评价,提出景区旅游开发应以保护为前提,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区域联动,突破交通瓶颈;用文化包装,披多彩“衣裳”等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959.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检查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的重要环节,也是环保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发,依据火电厂验收技术规范,并结合火电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实践,阐述了火电厂验收工作的相关规定及流程,并结合验收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60.
以某炼油厂废碱液为碳源,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处理低碳高氨氮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1)℃、废水pH为7.7~8.3、DO小于0.5 mg/L、运转周期为6 h(曝气时间4 h、缺氧时间2 h)的条件下,反应7 d后,出水ρ(NH_3-N)约为0.2 mg/L,TN约为1.69 mg/L、出水COD降至156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