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使用高分辨率环境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PM10中的矿物颗粒按其形貌、组成特点可以分为单矿物和矿物集合体2类;矿物颗粒多以不规则的形态出现;形态规则的矿物主要是硫酸盐类矿物,是大气化学反应的产物,形态不规则的矿物是来自扬尘的原生矿物.不同类型污染产生的PM10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表现不同,在沙尘暴样品和道路扬尘样品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峰值在1~2.5μm;在局地扬尘的样品中,矿物颗粒的粒度较粗.主要分布在1—2.5μm和2.5—10μm.  相似文献   
382.
为治理某些工厂的大流量甲基汞废水,我们研究出用国产大孔巯基树脂吸附废水中的甲基汞,然后用盐酸-氯化钠溶液洗脱,经紫外光照射迅速分解后,再用铜屑还原,回收金属汞的治理方法。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383.
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焦化厂,通过在废气排放烟囱上采集燃烧室废气和装煤/出焦废气,初步研究了煤焦化过程甲烷排放特征。结果显示燃烧室废气中CH4占∑(CH4+NMHC)的比例远高于装煤和出焦废气。基于EPA AP-42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煤焦化三个工段的CH4排放因子为228.5±56.1g/t。结合中国机械炼焦炉焦炭产量,2004年中国机械炼焦CH4排放为0.03Tg/a,占中国总CH4排放的0.1%,可能是山西省除煤炭开采外的重要甲烷排放源,该值还需再进一步的工作中完善和验证。  相似文献   
384.
上海市冬季可吸入颗粒物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上海市区冬季(2005-01)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和等效体积-粒度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中,矿物颗粒和烟尘集合体普遍存在,还有较多的未燃尽油滴残留颗粒;矿物颗粒有不规则状矿物颗粒、较圆滑矿物颗粒和规则长条状颗粒,烟尘集合体有链状、蓬松状等形态;矿物颗粒在数量和等效体积上平均分别占75%和64%,烟尘集合体在数量和等效体积上平均分别占25%和36%,矿物颗粒较多说明上海市冬季受扬尘影响较重;上海市区PM10的粒径主要分布在较细的范围内,其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白天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的数量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1~0.3、0.2~0.3 μm;晚上2种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的数量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0.3~0.5 μm、0.4~0.6 μm,呈现晚上颗粒物粒径较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385.
室内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但是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较少,尤其是其中的酯类物质,更是被研究者忽略.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及色质联用法对采集的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样品进行分析,得出了颗粒物中的脂肪烃、芳香烃和酯类物质的种类及浓度,并且分析了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386.
针对2022年1月5—14日连云港发生的细颗粒物(PM2.5)连续污染事件(PM2.5超标共计5 d),基于常规空气质量参数、气象要素、颗粒物组分参数等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污染期间PM2.5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成因,结合大气化学与天气预测模式(WRF Chem)和敏感性试验方法,定量评估了应急减排措施对连云港各区县PM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5 d超标日中有3 d为轻度污染,2 d为中度污染,全市PM2.5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利的气象条件(静稳、小风、高湿)、本地排放(机动车尾气、工业工艺源)和二次生成共同导致了PM2.5污染的发生。实施黄色预警管控后,ρ(PM2.5)平均值下降了4.6μg/m3,降幅为5.2%,其中东海县和灌云县ρ(PM2.5)的降幅最大,分别为6.1%和8.3%,同时污染天ρ(PM2.5)峰值平均下降了9.4μg/m3(6.0%)。通过PM2.5过程分析方法发现,应急减排导致人为排放、化学过程和背景浓度对近地面ρ(PM2.5)正贡献的减少量要显著大于垂直混合、区域输送和对流过程负贡献的增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