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对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对污染防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针对烟尘排放与控制,在分析我国火电厂除尘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燃煤及不同除尘技术的特性,提出适应新标准的火电厂除尘技术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2.
根据油田外排水中常见铁细菌的16SrRNA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和合成了4种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利用它们对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胜利采油厂1号和2号综合处理站外排水中存在的铁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分析了各外排水中铁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利用基因探针能快速对胜利油田外排水中的铁细菌进行检测:在孤岛采油厂、胜利采油厂1号和2号综合处理站的外排水中,利用4种探针的组合探针检测到的铁细菌细胞数量分别占样品中微生物总细胞数量的11.0%、12.8%和9.0%,其中Leptothrix和Sphaerotilus,以及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为胜利油田外排水中的3种优势铁细菌,分别占水样中总微生物细胞数的2.94%±0.52%~3.39%±0.52%和2.24%±0.16%~2.63%±0.49%;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和Acidithiobacillusspp.的种群则较小.3个污水处理站中铁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而多样性相差不大.利用4种探针的各种组合对外排水中铁细菌的检测表明,单探针能够很好地分析外排水中铁细菌的群落结构,而组合探针能快速、较准确地检测外排水中铁细菌的数量,比传统的绝迹稀释法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等优点.图1表5参14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揭示乌梁素海冰封期的浮游藻类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物质的关系以及水质状况,文章分析了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以及与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并且揭示营养物质在冰-水介质的分布规律,进而对冰封期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冰封期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表现为绿藻-硅藻型,藻类数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湖区中部>湖区进水口>湖区出水口。相关性分析显示总磷是影响冰封期乌梁素海浮游藻类的生长限制因子。营养物质总氮的垂向分布规律为:水体>冰体,冰-水界面冰>表层冰,总磷和总有机碳呈现不同规律;通过水质理化指标和藻类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得出结冰期湖泊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4.
合流制面源污染传输过程与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合流制面源污染发生路径和污染贡献源对于治理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珠海市典型老城区的合流制小排水区为例,分析了污染物在地表与管道中的累积-冲刷过程,并运用质量守恒法解析了污染物的贡献源.结果表明,地表街尘累积量为(28. 81±10. 69) g·m~(-2),多场降雨事件中地表街尘冲刷量为(19. 27±10. 90) g·m~(-2),冲刷率为(52. 69±13. 3)%,其冲刷形成的地表径流中SS场降雨浓度为52~109 mg·L~(-1),管道径流中SS的浓度为68~158mg·L~(-1);地表径流对SS的贡献率为39%~72%,旱流污水对SS的贡献率20%,管道沉积物再悬浮对SS的贡献率为13%~56%;管道沉积物的厚度在小雨和中雨时增加1~14 cm,大雨和暴雨时,减少7~17 cm;降雨特征影响了污染源贡献比率,其中地表径流对各污染物的贡献范围为2%~52%,旱流污水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范围为9%~65%,管道沉积物对各污染物的贡献范围为8%~81%.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合流制面源污染提出控制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受纳水体污染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工业控制系统的雷电灾害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佳  杨仲江  高贵明 《灾害学》2007,22(2):51-55
以ICGS雷电冲击试验平台为例介绍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根据其结构的电气特点及雷电造成危害的可能途径,对工业控制系统的雷电防护提出全面具体的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工业控制系统正常安全的运行,免受电磁脉冲干扰的危害。经研究,对工业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不仅要做好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等基本的外部防护,还要做好等电位联结,屏蔽,信号系统和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等相关内部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16.
通过阐述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定义、发展概况,分析云南省当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意义等,研究适合云南省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7.
生态型城市圈应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构建的,人居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市圈发展模式。城市圈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综合方式解决城市圈交通运输问题,促进城市圈规划目标的实现。以生态型城市圈的内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生态型城市圈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生态型城市圈的西安大城市圈发展目标,提出与之相契合的西安大城市圈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构架。。  相似文献   
118.
选取海洋双壳贝类栉孔扇贝为目标生物,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 mg/L、0.2 mg/L、1 mg/L、5 mg/L、25 mg/L)的洛克沙胂暴露条件下,砷(As)在栉孔扇贝4种组织(肝胰腺、鳃、闭壳肌、外套膜)中的富集和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海域和在清洁海水中,栉孔扇贝4种组织中As含量排序均为鳃>肝胰腺>外套膜>闭壳肌。(2)富集过程中,As的组织含量排序为肝胰腺>鳃>外套膜>肌肉,释放过程中,As的组织平均释放率排序为鳃>肝胰腺>外套膜>闭壳肌。(3)洛克沙胂进入扇贝体内的主要途径为鳃的摄食和滤水作用,As在扇贝体内的主要富集靶点为肝胰腺、鳃和外套膜。(4)在本实验中,富集过程,As在扇贝体内的富集-转移/释放的平均周期为22 d;富集/释放过程,As在扇贝体内的富集-转移/释放的平均周期为15 d,共循环2个周期,然后扇贝As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uFeO_2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分析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CuFeO_2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组成元素、比表面积及禁带宽度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以CuFeO_2为催化剂,加入过硫酸盐(PS),以模拟印染废水中的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耦合光催化技术与高级氧化技术,构建了CuFeO_2/PS/可见光(Vis)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结果表明,与Cu_2O/PS/Vis、Fe_2O_3/PS/Vis体系相比,CuFeO_2/PS/Vis体系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为探究该体系的最佳操作条件和适用的pH范围,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PS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效果的影响.总有机碳含量(TOC)和重复实验表明,CuFeO_2可重复使用4次,该体系的降解效果基本不变,但矿化程度降低8.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残存1.7 mg·L~(-1)Cu(占CuFeO_2投加总量的0.34%)和24.9μg·L~(-1)Fe(占CuFeO_2投加总量的0.05‰),推测其来自于CuFeO_2中金属离子的溶出.此外,对反应后的CuFeO_2进行XRD和SEM表征发现,其物相组成和形貌未明显变化,表明少量的金属溶解对材料稳定性的影响较小.结合自由基掩蔽实验和CuFeO_2能带结构分析发现,该体系良好的降解效果首先得益于耦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SO_4~-·,其次是·OH,另外,还有CuFeO_2受光激发产生的光生空穴及其表面键合的Cu(Ⅰ)/Cu(Ⅱ)和Fe(Ⅱ)/Fe(Ⅲ)氧化还原对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废电路板(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WPCB)中的非金属材料是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研究重点。WPCB属于危险废物,非金属材料占其总质量的70%~80%,主要由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和溴化阻燃剂组成,具有较好的再生资源回收价值。概述了废电路板中非金属材料资源化再利用方法,如物理法、热解法、化学法,并对比研究各方法优缺点。分析得出,化学法资源化回收非金属材料中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有望成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