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为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水平,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营监管工作,概述了生活垃圾焚烧厂监管机构,并梳理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监管内容、监管的基本程序和监管考核评价项目的经验做法,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2.
环境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而且影响了陆生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然而,环境异质性如何影响水生态系统附石硅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却较少报道.因此,以三峡库区支流香溪河的附石硅藻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和比较香溪河在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异质性,探究其在驱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环境异质性、分类β-多样性和功能β-多样性均表现为非蓄水期显著高于蓄水期,且周转组分均对不同水文期β-多样性贡献较大,而分类α-多样性则是蓄水期显著高于非蓄水期.此外,功能α-多样性中除功能丰富度非蓄水期显著高于蓄水期外,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分散度均无显著差异.基于相似或相异度矩阵的多元回归(MRM)分析表明,NH+4-N和SiO2-3-Si是影响非蓄水期香溪河附石硅藻群落的关键环境异质因子,而影响蓄水期香溪河附石硅藻群落的关键环境异质因子为NH+4-N、 SiO2-3-Si和TP.这表明三峡库区不同水文期的环境异质性显著影响附石硅藻的...  相似文献   
173.
采用硫化学发光检测器(SCD)-气相色谱仪,建立了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二甲基二硫5种有机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优化色谱柱种类、进样管线材质、配气方式、样品保存时间等参数,考察方法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5种有机硫化合物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为0.998以上。定量环进样为1.0 m 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5~0.016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7%~3.8%。中、高浓度准确度较好,适用于有机硫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4.
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碳排放量增加的问题。首先运用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2005—201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然后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因素分解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5.
继续教育是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生具有"自学为主、限时多学、积极多研、追求速成",但利用图书馆较少的特点。图书馆应结合实际,以提高对继续教育的服务质量为宗旨,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和馆藏建设,以及如何进行图书宣传等方面为继续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76.
实验研究了pH值、七水硫酸镁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和气浮时间对酸性大红3R混凝气浮处理的影响。对比了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处理酸性大红3R的效果。结果表明,pH值的调节和混凝剂的投加对酸性大红3R混凝气浮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浮选剂对气浮效率有一定提高,杂质可在较短时间内浮出,混凝气浮起到一定深度处理效果。当混凝剂用量为647 mg/L,浮选剂用量为2 mg/L,pH值为11,气浮时间为3 min时,吸光度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7.7%和84.9%。紫外-可见光谱图显示在pH为13时苯环、萘环或杂环不饱和体系会吸收—OH助色基团。  相似文献   
177.
为提高花生壳对Cr(Ⅵ)的吸附性能,采用ZnCl2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制得花生壳活性炭。通过批次吸附实验,考察了花生壳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r(Ⅵ)的吸附性能影响,同时,对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征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时,在Cr(VI)初始浓度为20 mg/L、pH值为2.0条件下,吸附反应180 min后,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率可维持在94.13%以上。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由吸附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吸附焓变(ΔH)>0,吸附自由能变(ΔG)<0,吸附熵变(ΔS)>0,表明花生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  相似文献   
178.
页岩气开发中应关注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佳  王驰  田慧颖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6):42-43,68,88
我国页岩气开发处于探索阶段,具有资源赋存情况不清楚、水平井及分段压裂等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页岩气富集区地形条件复杂、地面建设条件较差、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特点。对于页岩气开发这一新兴产业,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生态影响、水资源消耗及环境风险等环境问题,并应尽快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制定评价标准、导则、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相关文件,以规范页岩气开发的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79.
为进一步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的生态环保治理要求,加强典型场站、设施运行的VOCs监测和控制,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对某储油库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分析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对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影响,得出外浮顶储罐VOCs泄漏监测的重点是浮盘边缘、量油孔、通气阀等浮盘附件,为油气田加强储罐VOCs排放的监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0.
针对川西南地区地震频发的特点,以某砂岩矿均质边坡为工程背景,在该矿区进行实地取样,开展室内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采用适合小样本数据的Bootstrape法确定岩体强度;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分析该砂岩矿边坡在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采用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分析不同折减系数下的塑性区分布状态、关键点位移的变化趋势以综合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得到在3种地震波形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在同一震级下,采用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所得到的稳定性系数较拟静力法增大12%。研究结果可为类似边坡工程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