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编者按 苏南河网地区呈现城镇化迅速发展和人口快速集中的趋势,对该地区的面源污染负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22.
地震灾害史是灾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震灾情、抗震救灾、成因认识、抗震建筑、地震科技构成了地震灾害史研究的主要方面,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20年间的中国地震灾害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总结研究现状并分析不足,以期推动中国古代地震史的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震灾害具有史料整理系统详实、研究问题覆盖面广、研...  相似文献   
23.
建筑与环境     
陈而加 《环境工程》2000,18(4):57-59
引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 ,对建筑设计中采用环保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列举了建筑与环境、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建筑、健康的室内环境以及建筑与历史、地域、人文环境的关系。并介绍了国外建筑环保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臭氧已成为影响泉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监测结果表明主要国控评价点位臭氧浓度基本一致,春秋季节是泉州市区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季节。为探明泉州市区臭氧污染成因,基于涂山街点位的臭氧、氮氧化物、气象因子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结果,对泉州市区春秋季节臭氧浓度与前体物、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后向轨迹对涂山街点位的污染气团进行追踪。结果表明,无论春季或秋季,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紫外辐射相关性较高,与风速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温度、大气压基本无相关;春季主导风向为东南、东北偏东、东时,秋季主导风向为西北、西北偏北、北时臭氧易超标;春季臭氧防治应重视本地区污染源的管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东北方向污染气团的传输;秋季臭氧防治应特别注意东北方向污染气团的传输;分析发现泉州市区秋季臭氧污染为VOCs敏感区。  相似文献   
25.
高强度连作下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佛山市南海区露天菜地表层土壤,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和全盐量,分析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现状和原因,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36个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在1.070~854.4mg/kg,平均值为194.3mg/kg,有19.9%的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超过300mg/kg,已达到极高水平;全盐质量分数在0.02~2.7g/kg,平均值为1.2g/kg,有12.5%的土壤样本全盐质量分数已超过2.0g/kg的轻度盐化标准。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与全盐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统计检验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准(r=0.5665,n=131,P<0.01)。3)高强度连作露天菜地土壤的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盐分浓度已经接近多年塑料大棚水平。4)综合而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有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灌溉方式、不合理施肥等,而过量施肥及高强度连作可能是引起南海区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通过使用德国TriOS公司生产的RAMSES-ACC-UV/VIS光谱仪,在2016—2017年对西藏四个地区(拉萨、林芝、阿里和定日)进行了阶段性的太阳光谱(波长280—950 nm)实地观测。初步研究了西藏四个地区地面太阳光谱强度、光谱曲线特征以及光谱随时间的变化等,结果显示在本次观测期间,2017年7月21日(晴天)当地正午(北京时间13点58分)拉萨晴天光谱在476.6 nm波长处出现强度最高,峰值达到2.05 W?m~(-2)?nm~(-1)。同时对比了观测期间拉萨与定日、拉萨与林芝的当地正午晴天太阳光谱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定日光谱强度高于拉萨,拉萨光谱强度高于林芝。定日光谱曲线平滑程度高于拉萨,拉萨光谱曲线平滑程度高于林芝,主要由水汽、氧气吸收造成。  相似文献   
27.
从反应动力学角度上分析了Fenton氧化法进行燃煤烟气脱硝反应的反应过程,研究发现:在初始ρ(H_2O_2)为10.5%~16.5%,ρ(Fe(II))为2.9~3.6 mmol/L时,脱硝效率到达最高值;随着初始NO浓度的增加,脱硝效率得到提升,但整体提升幅度并不明显。利用反应动力学原理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反应过程的拟合方程表达式和表观动力学方程,总反应级数为3.58。且表观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拟合度较高,说明建立的表观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预测Fenton氧化法燃煤烟气脱硝反应的反应速率,这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014年泉州市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年泉州市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PM2.5、PM10等监测数据,讨论市区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泉州市区PM2.5浓度存在较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1)时间分布特征:PM2.5的年均值为34μg/m3,月均值最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7月;PM2.5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冬两季明显高于夏秋;PM2.5/PM10最高值出现在2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PM2.5/PM10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空间分布特征:3个监测点位中,PM2.5浓度涂山街最高,津头埔略低,万安最低;PM2.5/PM10万安最高,涂山街略低,津头埔最低.时间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而空间分布特征与建成区的建成时间先后、地理位置差异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9.
2008年7月,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提出通过实施.以奖促治",加快解决严重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中央财政及时启动项目安排落实资金,环保系列政策机制和制度措施及时跟进.  相似文献   
30.
以环洱海地区111个村庄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实力、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济区位熵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2000年以来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可分为海东、海西两大区,各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发达型、发展型和落后型村庄的空间分布差异,发达型和发展型村庄主要分布在发展条件优越的洱海沿岸和主要交通线附近。环洱海地区未来聚落优化及城镇化方向应基于现实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演进特征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