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城市已建地铁隧道的保护是目前市政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非挤土桩和挤土桩两种桩型新建桩基础影响下既有地铁隧道的截面内力计算展开研究。采用"二阶段"法研究思想,首先基于桩基础荷载传递法、Mindlin位移解及柱孔扩张理论,分别计算得到非挤土桩和挤土桩在隧道截面位置处产生的土体位移。之后,将隧道衬砌简化为环形弹性地基梁模型,同时考虑土体抗力的影响,并将土体位移施加到环形地基梁模型,从而得到2种桩型引起的隧道衬砌截面的内力分布。研究过程中将理论结果与既有土工离心机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计算方法得到的衬砌内力与既有文献土工离心式试验值差别不大且趋势一致,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②挤土桩施工引起的隧道弯矩最大值增量远大于非挤土桩在极限荷载时的增量;③隧道截面弯矩最大值位置与桩端-隧道圆心相对位置有直接关系,大约位于桩端-隧道圆心连线相交处。  相似文献   
12.
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的镁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剂费用一直是限制鸟粪石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实验采用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以磷酸氢二钠作为磷盐,就不同镁盐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氯化镁与氧化镁联用作为新型镁盐时,有很大的优势。在n(N):n(P):n(Mg)=1:1:1.5,n(MgCl2):n(MgO)=1:2,反应时间为30min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与常规单独采用氯化镁的处理方法相比,镁盐药剂费用可节约2/3以上。  相似文献   
13.
17a-乙炔雌二醇(EE2)属于人工合成雌激素,是活性较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在污水处理厂中,EE2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作用得以去除.影响活性污泥对EE2生物降解的因素很多,温度是影响因素之一.分别采用一级缺氧/好氧(A/O)模式和三级缺氧/好氧(A/O/A/O/A/O)模式运行的SBR工艺.考察了温度对EE2去除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EE2在水相和泥相中的去除率明显增加,其中在30℃时EE2去除率达到最大,2种运行模式下水相中EE2去除率均达到了96%以上;泥相是EE2生物降解的主要场所;EE2生物降解主要发生在好氧阶段,缺氧阶段EE2生物降解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组合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林  李咏梅 《环境工程学报》2012,6(6):1846-1850
在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中,依托工业园区污水厂,进行了组合人工湿地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的中试研究。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5%、75.5%和49.2%,其中一级潜流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贡献率最高。系统出水COD、氨氮、总磷基本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水标准。此外还利用GC/MS初步对系统进出水进行了有机物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尾水中含有除草剂及农药中间体等难降解有机物,组合人工湿地对这些物质有一定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鸟粪石结晶法是一种能同时回收废水中磷源和氮源的处理方法。本文总结了鸟粪石晶体的生长机理、颗粒形成和生长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比较了能够形成鸟粪石的各种反应器的优缺点。此外,文章总结了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处理实际废水的相关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做了评估。最后对鸟粪石结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国内鸟粪石结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正渗透膜技术因低能耗、低污染、污染物截留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首先介绍了正渗透膜技术中膜材料和汲取液的研究现状,比较了醋酸纤维(CTA)膜、薄层复合(TFC)膜与新型水通道蛋白(AQP)仿生膜的性能及优缺点,综述了汲取液的种类及对应的回收方法;其次,对正渗透膜污染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针对每种污染的清洗措施;此外,将正渗透膜技术在产能、水资源回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最后,基于以上论述进行了总结,对正渗透膜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污水厂回流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为受试生物,HgCl2为标准毒性物质,通过对两组实验--氨氧化速率实验(NH 4-N→NO-2-N)和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实验(NO-2-N→NO-3-N)的研究表明,氨氧化细菌对HgCl2的灵敏度(IC50=0.034 mmol/L)明显高于亚硝酸盐氧化细菌(IC50=0.20 mmol/L).氨氧化速率法测试活性污泥活性时,使用NH 4-N或NO-X-N指标需要120 min或更长的时间,但使用NO-2-N指标仅需30 min就可完成测试,而且结果重现性要比NH 4-N和NO-X-N好,其变异系数CV为5.9 %.  相似文献   
18.
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中,采用摇床试验,在保证缺氧的条件下。研究了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缺氧反硝化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的适宜作用条件、吡啶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情况及吡啶和硝态氮等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C/N对吡啶缺氧反硝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pH和温度均对硝黧还原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硝酸还原酶的适宜作用条件为:温度25—30℃,pH7.5。吡啶降解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由低到高逐渐提高,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在适宜的碳氮比条件下,吡啶起始浓度越高,硝酸还原酶最后稳定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9.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5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吲哚、喹啉、异喹啉,2-甲基喹啉,研究了它们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上述5种化合物在厌氧条件下的降解从易到难依次为:吲哚>异喹啉≈喹啉>吡啶>2-甲基喹啉,在缺氧条件下的降解从易到难依次排列为:吡啶>吲哚>喹啉>2-甲基喹啉>异喹啉。实验比较,说明5种化合物在缺氧条件下都比在厌氧条件下容易降解,特别是吡啶,其降解速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铁盐是污水处理厂最常用的除磷药剂之一,投加的铁会和污水中的磷结合形成铁磷化合物。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可以了解污泥中铁磷化合物的形态及含量,有助于开发从含铁磷化合物污泥中释放及回收磷的技术。介绍了污泥中铁磷化合物可能的存在形态与形成机理,概述了目前铁磷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污泥中铁磷化合物分析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