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利用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实施,将在2020年前使该市的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生量从现状的85tDS/d增长至1300-1500tDS/d,将形成可观的污泥消纳压力。预期了该市的污水污泥产生状况,以现有污水污泥处置与利用技术为基础,测算了可行的污泥处置与利用方向及相应的容量,以及满足容量利用的前处理要求。以此为基础,推荐了适宜的容量利用方案,并建议以生物稳定化干化处理为污泥处置与利用前的改性处理步骤,且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增加厌氧消化环节,提高处理体系的水平与容量宽余度。此污泥处理与利用体系可达到污泥消纳运行的柔性化和可靠性,兼具环境安全性与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旋转粘度计测试了CODCr浓度为 10 0 0~ 75 0 0 0mg L、温度在 5~ 70℃范围内的渗滤液粘度。实验结果表明 ,相同温度下渗滤液的粘度值与CODCr浓度呈线性关系 ;不同浓度渗滤液中溶质性质的差异是造成渗滤液比浓粘度差异的原因 ;研究填埋场水分运移时 ,可以不考虑粘度对渗滤液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填埋场内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分布对迁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杭州市天子岭填埋场为例,对不同深度填埋层中的重金属总量、重金属迁移率和重金属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填埋层中的重金属总量是土壤背景值的数十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重金属的迁移率却很低.另外,重金属迁移率与可交换态含量相关;Cd,Cu,Pb,Cr,Ni和Zn在填埋层中均以残渣态为主,填埋场中重金属都得到了有效固定,迁移性很差;各元素的易还原态与难还原态是重金属除残渣态之外主要的结合态(除Cr),铁锰氧化物循环是控制填埋场中重金属转化行为的主要机制之一;Cu的酸可溶态与易还原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cu这两种形态的转化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市边缘带化工园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为揭示城市边缘带强烈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南京化工园附近20km^2区域为研究区,网格化精确布点,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计54个,并对其重金属Cu、Zn、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除Hg外的其它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Hg是本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子.另外,应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方法对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研究区域的潜在污染源及其污染途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由蔬菜土壤高强度利用及农化产品投入所致,同时不排除污染水灌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厂污泥低温热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对城市污水厂污泥低温热化学转化(热解)反应机理研究的结果,提出污泥热解反应的二级串联竞争反应模型。由非等温(恒速升温)和拟等温污泥T GA实验数据支持,对反应模式导出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值。模型可对相关反应器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冬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水量平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渗滤液回灌的水量平衡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法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着重研究了冬季渗滤水回灌的水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冬季回灌水量仍可通过土壤蒸发得到大量削减,径流量、土壤渗出 水与下渗水的比值大于春夏秋三季,平均蒸发量小于些三季。回灌条件下,土壤湿润度提高,蒸发量增大。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渗透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水头测渗实验,对不同压实密度和水力梯度下的新鲜垃圾与陈垃圾的渗透系数进行测试,根据达西定律求得渗透系数值。由于垃圾的不均匀性、小颗粒的运动和大孔隙沟道流的形成和改变,实验初始阶段渗透系数值先增大至峰值,然后缓慢降低直至趋于稳定。实验稳定后,新鲜垃圾压实密度为0.75~0.95 t/m3时,渗透系数值约为1.26E-03~1.43E-03 cm/s。陈垃圾在压实密度分别为1.2和1.4 t/m3时,渗透系数为8.29E-04和1.35E-04 cm/s。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直接热化学液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泥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是国外8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项污泥处理兼资源回收技术。它可使污泥中有机质的40%以上转化为燃料油(热值≥33MJ/kg),相应的有机碳转化率达到90%左右。整个过程为一能量净输出过程。本文对其发展源流、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过程中降水量,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及渗滤液水量之间的水量关系,解决渗滤液产生量与处理过程中土壤蒸发量的平衡问题。采用模型实验方法模拟垃圾填埋场土壤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回灌条件下填埋场覆土层的水分饱和程度提高,土壤蒸发条件发生变化,土壤蒸发按蒸发进行,这甚至可能大于水面蒸发量。通过循环蒸发处理,垃圾滤渗液可以大量削减。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垃圾快速高温堆肥二次发酵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堆肥过程可以简单的用以下反应式表达:新鲜的有机废物 O_2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稳定的有机残渣 CO_2 H_2O 热量整个堆肥过程以微生物活动的强度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微生物利用底物中的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