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生物反应器填埋条件下垃圾生物质组分的初期降解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经甲烷化填埋层渗滤后的渗滤液循环回灌的新鲜垃圾填埋层内,以生物质分类表征为基础,分析了新鲜垃圾填埋层内固相各生物质组分(总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初期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垃圾中原有总糖组分和蛋白质的快速水解发酵是新鲜垃圾填埋后产生高有机质浓度渗滤液的主要机制;脂肪和纤维素的降解产物不是填埋初期高有机质浓度渗滤液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是填埋层稳定产甲烷阶段的主要碳源,其水解速率可能是甲烷化过程的限速步骤;纤维素/木质素之质量比可作为指示填埋垃圾稳定化的指标.各生物质组分的初期降解速率常数均在0.01至0.1之间,而填埋气体中甲烷体积分数在60d内达到45%.食品垃圾组分富集的生活垃圾,应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时,必须具备足够的降解容量以代谢填埋初期固相中总糖和蛋白质快速水解产生的酸性液相产物.  相似文献   
42.
渗滤液灌溉对香根草胁迫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s)和渗滤液循环出水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体积浓度渗滤液灌溉对香根草胁迫相关生理指标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小于35%浓度的渗滤液灌溉6个月降低了香根草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和相对膜透性,提高了叶绿素、蛋白质、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叶绿素a/b值,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被激活,丙二醛(MDA)含量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表明低浓度渗滤液灌溉有利于香根草生长.大于35%浓度的渗滤液灌溉,随浓度的增大,香根草叶绿素含量和a/b值明显降低,MDA、H2O2、Pro进一步积累,相对膜透性显著增加,AsA、GSH含量下降,SOD和POD活性受抑制,表明高浓度渗滤液灌溉会造成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系统清除之间的失衡,导致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会加重对香根草的胁迫.灌溉6个月较3个月相比,叶绿素含量下降,Pro、MDA积累,表明灌溉时间延长也会导致胁迫加重.  相似文献   
43.
SBR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渐减曝气工艺处理模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实验研究了反应器运行条件与出水水质的关系及有机碳的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鲜渗滤液经24h曝气处理后,出水COD浓度约为500mg/L,BOD5/COD降为014左右;出水COD浓度与容积负荷无明显相关性;COD去除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并在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时达到最高,约95%;去除的有机碳气相转化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在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时,有机碳气相转化率接近100%;该系统最高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相应的污泥浓度(以混合液悬浮性挥发固体(MLVSS)计)为712g/L。  相似文献   
44.
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稳定产甲烷阶段垃圾层循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轻壤土和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2.77~12.00 mm·d-1渗滤液灌溉组土壤的几种关键酶活性、呼吸作用强度、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含量较低;在渗滤液灌溉组间,6.46~10.15 mm·d-1渗滤液灌溉下百慕大草Pro含量下降显著,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MDA和H2O2含量较低,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呼吸作用强度、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商较大;而当渗滤液水力负荷过低(2.77~4.16 mm·d-1)或过高(12.00 mm·d-1)时百慕大草胁迫会加重、土壤生物活性下降.表明适量渗滤液灌溉可减缓环境对百慕大草的胁迫,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表现出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正效应,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灌溉改变了土壤的水分和理化性质.研究说明,通过控制渗滤液原液水力负荷,可望获得渗滤液灌溉对植物-土壤系统最佳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45.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含H2S气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研究海藻酸钠包理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床去除气相H2S的过程,活性微生物为经S^2-加富驯化的污水水污泥。填充滴滤塔运行实验表明,除H2S外适宜的PH值和喷淋率分别为1.8-4.0和〉0.17m^3(m^3.d);  相似文献   
46.
城市垃圾焚烧底灰资源化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焚烧底灰进行采样,测试评价了不同粒径焚烧底灰的工程特性及环境风险,并以焚烧底灰为骨料制备混凝土平板试件,分析了焚烧底灰中杂质组分对再生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影响.研究发现,焚烧底灰的颗粒级配分布、主要元素成分及含量、砂当量、压实强度与天然建筑骨料相似,且不同粒径的焚烧底灰在使用过程中无毒性重...  相似文献   
47.
渗滤液场内处理的有机物去除特征和植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以3种不同处理水平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从有机物去除特征和植物毒性角度研究通过渗滤液循环回灌和终场覆盖层灌溉2个单元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循环回灌对老港渗滤液中的小分子量亲水性物质类(HyI)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91.2%;终场覆盖层灌溉对循环回灌出水中的高分子量腐殖质类(HS)有机物去除效果较佳,去除率为85.7%;两者串联组合的场内循环处理工艺对老港渗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 率高达96.9%,且对HS和HyI均具较高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6.6%和97.0%;循环回灌和覆盖层灌溉这2个处理单元还具有梯级降低渗滤液植物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