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将厌氧消化后的酒精废醪液经过炉渣过滤去除较多的悬浮固体物质后,采用混凝沉淀和氧化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度处理,废水中的COD从3290~11606.4mg/l降到国家规定的二或三类水域排放标准,色度可降到低于78(稀释倍数法)。  相似文献   
262.
国内外碳酸钙的生产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3.
泥石流活动与雨强的关系:以雅砻江下游金龙沟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金沙江支流雅砻江下游金龙沟为例,研究了泥石流活动与短历时雨强和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暴发泥石流的降水指数(Ha')、短历时雨强(Ha)和环境背景指数(K)的关系为Ha'=K(H10H60+H24)。当Ha'大于3600时,可能激发泥石流。  相似文献   
264.
芦苇湿地滤床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方法——芦苇湿地滤床法及其11个试验单元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系统地研究了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停留时间以及季节等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之间的规律性。该方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优于二级处理标准,有较高而稳定的除氮脱磷效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污水处理新途径。本研究建立了11个试验单元,研究了苇床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旨在为本法在我国推广应用提供设计参数,为深入研究芦苇湿地的净化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5.
从温湿度的变化趋势、年较差、极端最高值、极端最低值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储存试验站(长春、无锡、广州、西沙和拉萨)从1995-2005年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5地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湿度变化趋势则不同.年较差最大的是长春,最小的是西沙.极端最高温度最高的是无锡;极端最低温度最低的是长春.广州的极端最高湿度最大;拉萨的极端最低湿度最小.5地的温湿度在变化趋势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因而,在进行环境应力的信息开发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温湿度多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266.
我国第一座利用碱法制浆黑液生产木素的车间,今年四月在无锡利用造纸厂建成投产.它为中小型草浆厂黑液的资源化和综合治理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67.
调查了河北辛集市、无极县制革企业的污水治理情况和存在问题,考察了不同规模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运行状态,重点了解制革铬鞣的分流和污泥处理。通过调查,分析了目前制革行业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制革废水治理的难题——铬鞣废液的处理及污泥的回收利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8.
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是服务于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体系,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流域和区域、水量和水质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满足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9.
开发利用荒山(坡)、荒草地和荒水资源是当前农业向深度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铜梁县“四荒”资源的现状、开发“四荒”资源的措施和经验,提出了开发利用“四荒”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