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低浓度SO2和NOx 自动监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种废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比较研究和现场测试,提出了非分散红外法、紫外差分法、紫外荧光法、化学发光法等多种 SO2和 NO x 自动监测技术在低浓度范围实现准确定量监测的性能评价方法,定义了 CEMS 的系统检出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用系统检出限、线性误差等关键参数作为低浓度 CEMS 的性能评价方法,提出将全系统多点标准气体校准或加标回收率作为验收和质控监督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2.
李建军  ;刘新娟 《绿叶》2014,(5):69-72
之所以要谨慎推广"转基因水稻",不仅因为我们在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方面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替代性技术和策略,而且因为"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可能存在某些在科学上有争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某些非预期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63.
生物滴滤池对BTEX的去除及相应细菌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预先驯化的菌群和活性污泥作为起始接种物用于生物滴滤池(BTF)中,研究评估了BTF去除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混合气体(BTEX)的性能,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BTF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驯化,填料附着的生物量从第10 d的5.7 mg.g-1迅速增加至第30 d的112 mg.g-1.BTF能同时有效去除混合BTEX中的各组分,在进气负荷和停留时间分别为269.7 g.(m3.h)-1和39 s时,可获得的最大去除能力为216.6 g.(m3.h)-1.DGGE图谱表明,BTF中优势微生物种群主要来源于富集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运行时间发生变化,但在BTF上下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宝鸡市秋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9年10月15日至11月14日分别对宝鸡市监测站、文理学院和陈仓区环保局的3个站点进行PM2.5样品采集,通过离子色谱仪得到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分析了3个站点水溶性离子在清洁时段和污染时段的变化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三站点PM2.5的质量浓度陈仓区环保局>文理学院>宝鸡市监测站.清洁时段和污染时段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0.0μg·m-3和100.1μg·m-3,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7±7.7)μg·m-3和(57.8±15.0)μg·m-3.污染时段NO3-/SO42-值是清洁时段的1.6—1.8倍.污染越重,SNA(NO3-、SO42-和NH4+)质量浓度越大,占总水溶性离子和P...  相似文献   
65.
此文分析了传统方法建立标准件库的缺陷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作者开发的专用信息描述语言描述几何构形信息的思路。并介绍了基于信息描述语言建立标准件库和资源库的途径。  相似文献   
66.
2012年12月4~13日在西安市运用大流量大气采样器进行每小时1次PM2.5样品采集,对其进行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总氮(WSTN)、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讨其浓度、组成、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西安PM2.5中WSON小时平均浓度为(12±9.4)μg·m-3,最高达31μg·m-3,平均占水溶性总氮(WSTN)的47%±9.8%,而无机氮NH+4-N和NO-3-N则平均分别占WSTN的29%±8.5%和23%±8.1%.WSON∶WSOC(N∶C)质量比值范围为0.04~0.65,平均为0.31±0.13.在非灰霾天(能见度>10 km)、轻霾天(5 km<能见度<10 km)和重霾天(能见度<5 km),WSON分别为(1.6±0.9)、(6.5±3.9)和(23±4.7)μg·m-3.WSOC/OC质量比值在整个观测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是WSON/WSOC(N∶C)质量比值从非灰霾天、轻霾天到重霾天呈逐步增大趋势,其均值分别为0.2±0.1、0.3±0.1和0.4±0.1,与颗粒物碱度减弱酸度增强相一致.此外,整个采样期间WSON与NH+4、SO2-4和NO-3呈强线性相关(R2>0.80),阴阳离子当量平衡进一步显示:WSON与颗粒物中和度呈负相关(R2=0.53).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有机胺等气态水溶性含氮有机物可通过酸碱中和与颗粒相酸性物质反应,由气相转移到颗粒相,并且重霾天低温、高湿和静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这种酸碱中和导致的气固相转化,促使更多的WSON生成.  相似文献   
67.
赵冰  李建军 《绿叶》2013,(12):84-88
“准吃不准种”转基因大豆政策的出台.固然与中国对大豆产品的强劲需求有关.但也与中国大豆产业及其关联产业的政策生态密切相关。“准吃不准种”的决策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油料和饲料行业龙头企业,乃至跨国转基因大豆出口商的利益诉求,也反映了国内某些农产品出口商的商业意志,但却很少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国内大豆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意见表达。政府可通过加强强制标识的力度和精度来捍卫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为国内有机大豆生产和加工产业赢得发展空间和振兴机会。  相似文献   
68.
分析绿洲人工灌排技术发展和耕地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干旱区灌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RS和GIS技术,对玛纳斯河流域1960年地形图,1976、1989、1997、2006、2013年Landsat遥感影像和历史水利工程建设分布图等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5期人工灌排渠系矢量图和6期土地利用分类矢量图,并计算人工灌排渠系长度指数和表征耕地格局的绿洲垦殖率、净耕地系数、周长面积比;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干旱区绿洲人工灌排技术对耕地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应用前,玛纳斯河流域耕地分布格局由灌排渠系的空间分布决定,尤其是农渠的分布格局和长度,其与耕地面积的回归方程为y=0.43x+7.38(R~2=0.90,n=33,P=0);滴灌技术应用后,耕地分布格局的变化取决于滴灌系统管网的空间分布,尤其是干管和支管的分布格局与长度,导致流域灌溉水利用系数从1960年的0.38增长到2010年的0.65。  相似文献   
69.
为合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以李氏禾修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为主要论点,对不同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特性、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的共富集特性、李氏禾对铬富集的耐性机制、李氏禾生物炭研究及末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为李氏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和里下河段pH、COD、DO、BOD、氨氮及石油类指标监测,分析2007年水质变化及主要污染物。得出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主要为有机污染,里下河水质优于市区。大运河春秋季水质相对较差,夏、冬季相对好转。市区比里下河pH低0.5左右,COD含量高0.5~0.3mg·L^-1,DO含量高0.8mg·L^-1,春季BOD,含量高2.3mg·L^-1,氨氮含量高0.44mg·L^-1。因此,市区段春、秋季应重点针对削减BOD5、COD、氨氮进行水污染治理。里下河段春季针对降低COD进行治理,秋季针对降低COD、BOD5氨氮进行水污染治理。两区在夏季重点应针对提高水体中DO含量进行治理。提出的植物治理技术及管理对策措施,不仅为扬州到2010年建成生态市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也为如何提高具有跨流域、区域和内城河多重功能的水体水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