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旅游作为一种日渐兴旺的人类活动,在带来旅游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水体的氮污染问题.研究旅游城市水体氮负荷的特征,对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丽江市漾弓江流域为例,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MFA)探讨旅游城市的水环境氮负荷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来源,并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域水体氨氮浓度与旅游人次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9年漾弓江流域水体氮负荷呈波动式递减状态,总量为1200~1400 t.人类生活和农作物种植系统是漾弓江流域水体氮负荷的主要贡献者,其中,游客生活子系统的水体氮负荷增速尤为 显著,本地居民生活系统增速缓慢,其他子系统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旅游旺季及雨季、施肥等的叠加影响使得6月和7月水环境质量最差,表现为水体氨氮浓度值和超标率最高.针对近年来漾弓江流域水环境氮负荷的排放特征及水质超标特点,因时制宜制定减排对策将有助于减少 氮污染,提高旅游城市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2.
利用湿生植物薏米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CAW),各处理均有不种薏米的湿地为对照(NPW),研究不同浓度的Cr6+(0、20、40mg/L)处理对薏米人工湿地及不同水层区域污水中氮磷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1 d时,铬质量浓度为10 mg/L时促进薏米人工湿地对氨氮、总磷的去除;处理10 d、59 d时,铬质量浓度为10、40 mg/L时均表现为抑制。CAW、NPW对生活污水中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均随铬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且铬质量浓度为0、10 mg/L时NPW的降幅较大。薏米人工湿地对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无植物的对照(NPW),2种湿地均表现出湿地下层的去除率高于中层的。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状况,“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实现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污染源等全覆盖,“十四五”初期优化调整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大了自动监测力度。通过分析当前全省监测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覆盖不全面、技术不完善、服务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各要素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4.
2021年对济南市大气PM2.5中17种2,3,7,8氯取代二(口恶)英(PCDD/Fs)污染现状进行监测。对其异构体分布、指示性单体、季节变化规律等特征及其与常规污染物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PM2.5中PCDD/Fs浓度范围和年平均值分别为0.157~1.595 pg/m3和0.785 pg/m3,而毒性当量(以I-TEQ计)范围和年平均值分别为0.009~0.116 pg TEQ/m3和0.052 pg TEQ/m3。PCDD/Fs浓度与毒性当量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均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情况,可能由季节性排放源和气象条件不同导致。不同季节PCDD/Fs异构体分布模式一致,主要由高氯代(1,2,3,4,6,7,8-HpCDF、OCDD、OCDF和1,2,3,4,6,7,8-HpCDD)单体组成;而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单体是2,3,4,7,8-PeCDF,其与总毒性当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PCDD/Fs浓度与SO2、NO2、PM2.5等大气常规污染物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大气PM2.5中PCDD/Fs与常规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