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环境事件应急方案,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作为主要风险源的企业所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尚存在格式不一、信息不完善等缺点,现有的文本预案也不能有效地满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需求。另外,针对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研究目前也较少。为了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同时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文章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上海市相关应急预案的内容框架,对上海市120家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全过程管理思想,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实际运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2.
阴霾天气PM_(10)的微观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像分析技术(IA),对北京市2004年12月一次严重的阴霾天气条件下采集的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主要颗粒物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质粒DNA评价法对阴霾和非阴霾天气条件下的PM10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阴霾天气时PM10样品中以粒度较小的烟尘及其集合体为主,且多呈湿状,含有较多的二次颗粒物,并发现了残余的有机液滴颗粒。质粒DNA实验的结果显示,阴霾天气PM10样品的水溶和全样样品的TD20值(造成20%DNA破坏时所需要的样品剂量)分别为93μg.ml-1和50μg.ml-1,而同一月份非阴霾天气条件下PM10样品的水溶和全样样品的TD20值分别为200μg.ml-1和160μg.ml-1,表明阴霾天气PM10样品比非阴霾天气样品具较强的生物活性,即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且无论是阴霾还是非阴霾天气条件下的PM10的全样样品均较水溶样品具更大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3.
王继军  李慧  苏鑫  杜娜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887-189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潜变量与潜变量、潜变量与可测变量及可测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复杂关系。通过对吴起县、安塞县和宝塔区共建的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试验示范区、米脂县等3个典型区域所代表的黄土丘陵区及其各个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运算,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外力作用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模式基本揭示了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相互耦合这一本质规律,但现状耦合模式并未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效果较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对系统耦合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4和0.16,农业产业和农业资源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28,即农业资源没有很好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果不明显,存在着局部相悖的态势,潜伏了林草资源与其相关产业链网缺失现象。为此,需要强化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的互动过程,特别要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促进林草资源的有效利用,促使系统耦合效果的不断提高,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针对海洋溢油污染问题,采用实验室筛选的海洋溢油降解菌HJ01和HJ02开展海洋溢油微生物降解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进行降解率测定。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条件下,当pH值为7、培养温度35℃、石油初始浓度7 500mg/L、NaCl含量20 000mg/L时,HJ01和HJ02对海洋溢油的降解效果最佳。正交实验条件下,HJ01在pH值为7、培养温度35℃、石油初始浓度7 500mg/L、NaCl含量10 00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HJ02在pH值为7、培养温度30℃、石油初始浓度11 000 mg/L、NaCl含量10 00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5.
针对美国政府体系与中国地方政府的风险沟通实践进行分析,对于美国政府体系风险沟通实践的研究主要从联邦(FEMA)、州(DEMA)、地方政府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分析事件通知系统、日常培训活动等项目;对于中国地方政府风险沟通实践,主要从风险沟通形式、风险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政府体制、社会文化、公民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中美两国社会环境差异分析。分析表明:风险情境类型方面,应针对需求紧迫的灾种与需求一般的灾种制定梯次宣教培训规划;信息获取渠道方面,应深入研究灾害风险信息流动规律,制定切合实际的宣教培训方案;培训方式方面,应将示范带动效应与整体推动相结合,提升社区、学校等基层场所的应急响应能力;风险沟通内容方面,应推进宣教培训内容体系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宣教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叠层橡胶垫与RC柱串联隔震体系的随机屈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臂柱与橡胶隔震支座组成的串联隔震系统是国内外很常见的建筑隔震体系,其稳定性受到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地震激励的随机性,悬臂柱的刚度不但会通过串联隔震体系的频率响应函数影响结构体系的随机响应特性,而且隔震层顶部的水平位移、水平剪力及竖向屈曲临界荷载三者都受这组随机响应的支配,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本文介绍了笔者所提出的串联隔震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随机屈曲响应所做的理论模型。针对串联隔震体系的特点,对串联体系的屈曲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建立了分析串联隔震体系频率成份和最大层间剪力、最大隔震层位移随机响应的非线性滞变模型,分析了单柱串联体系的屈曲荷载及两种失效准则对应于屈曲分析的工程意义,提出了体现II型失稳特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屈曲临界荷载均值表达式。  相似文献   
27.
三氯乙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氯乙烯是一种具有"三致"效应的有机氯代烃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三氯乙烯进入自然环境,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获得更为丰富的三氯乙烯降解微生物资源,利用水-硅油双相系统从实验室高浓度三氯乙烯胁迫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两株三氯乙烯降解菌WF1、FT10.在三氯乙烯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1的条件下,培养72 h,菌、WF1、FT10对三氯乙烯的降解率分别为53.36%、48.06%;在500 mg·L-1乙酸钠作为共代谢基质的情况下,降解率分别为55.95%、55.62%,降解速率明显提高.根据形态学观察、16项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WT1归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将FT10归为Sporosarcina aquimarina.对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Slide Write统计软件拟合,菌株WT1和FT10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3.7℃和35.4℃,最适生长pH分别为7.6和7.9.  相似文献   
28.
<正>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是中国石化在东北地区唯一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企业,管理3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全长300余公里,供气覆盖长春、吉林、四平等城市。一直以来,公司把管道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在制度上、考核上从严要求,通过GPS、电子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加强了对外输场站和管线巡护人员的管理,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水平。近年来,没有发生长输管道破坏事件,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9.
<正>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有自然所致,但主要还是人为。细数起来,大都和人们的思想麻痹有关。一、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①导线选用、安装不当。②变电设备、用电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丝,或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④没有安装避雷设备或安装不当。⑤没有安装除静电设备或安装不当。  相似文献   
30.
<正>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得较快,伴随而来的静电事故也屡屡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静电事故的原因并不复杂,但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困惑与压力。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装置、工艺或操作人员等诸多因素经常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有可能酿成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