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剑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流域内陆地土壤、河流和湖泊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72个采样点镉(Cd)、铬(Cr)、铜(Cu)、铅(Pb)、钒(V)和锌(Zn)等6种重金属含量,分析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程度,利...  相似文献   
32.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分区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青藏高原 81个气象台站近 30来年的降水量资料 ,采用EOF、RE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 ,对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EOF分解的前三个主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 4 2 .8% ,地形特别是高原主体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对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影响显著 ;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在缓慢减少的过程中未发生突变现象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空间异常类型可分为高原中部区、西藏北部区、青海东部区、柴达木盆地区、高原东北区、中北部边缘区、高原西北区、西藏南部区、高原东南区共 9个区 ,其分区受地形和低涡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大气粒状污染物的成分、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对策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4.
根据研究所采集的样品数据,分析了报废汽车拆解基地各区域PAHs的浓度分布特征和组分特征,利用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分析了报废汽车拆解基地主要污染源.为评价报废汽车拆解过程释放的PAH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获得PAHs中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采用BaP毒性当量法(BaP-Teq)及增量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综合评分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PM10和气相的浓度分别为0.638,0.634,1.6131μg/m3;大气气相中的PAHs浓度高于颗粒物中PAHs的浓度;环数浓度占比为2~3环>4环>5~6环;主要污染源为合成材料排放源和石油挥发源;报废汽车存放区,厂内其他区,机械破碎区,小车拆解区,整车拆解区和人工分选区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应加强通风净化等处理设施;优先控制污染物排序为Nap>Chr>Flu>Fla>Ba A> BbF> BaP> BkF> IcdP> BghiP.  相似文献   
35.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水环境中的镉污染日趋严重,镉的蓄积性强,毒性高。为了进一步研究镉在鱼类不同组织内的蓄积及其对血浆指标的影响,以鲤鱼(Cyprinus carpio)为受试生物,设置3个浓度梯度,镉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5和50μg·L-1,试验周期为30d。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染毒组鲤鱼鳃、肝胰脏和肾脏中镉蓄积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肾脏蓄积量最大,其次为肝胰脏和鳃,且50 μg·L-1染毒组各组织镉蓄积量显著高于5 μg·L-1染毒组(p<0.05);30d时,5和50 μg·L-1染毒组鳃、肝胰脏和肾脏中镉蓄积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3和43.5倍、5.1和27.3倍、11.9和70.8倍;鲤鱼肌肉中仅检测到微量镉(0.02~0.04mg·kg-1),且暴露时间和镉暴露浓度不影响肌肉中镉的蓄积量。整个试验期间,各染毒组血浆中钙和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程度的水体镉污染均能造成鲤鱼各组织(肌肉除外)内较高浓度的镉蓄积,但对血浆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全自动阵列离子迁移谱仪连续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宽离子迁移谱仪的检测范围、提高化合物的识别准确度,研制了一套阵列离子迁移谱仪,该仪器基于63 Ni源正离子模式、63Ni源负离子模式和真空紫外灯光电离模式的组合电离源,可以连续监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仪器采用全自动的采样进样系统,同时检测了二甲基亚砜的正离子和二氯甲烷的负离子,实现了正负离子的同时检测.通过对阵列离子迁移谱图的综合解析,识别了63Ni源正离子模式下难以鉴别的丙烯腈、间二甲苯和丙酮.连续4 d定量测定丙酮样品,结果表明仪器对丙酮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个数量级,线性相关系数R优于0.995,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4.0%~18.3%.采用动态跟踪法,连续24 h在线监测了模拟泄漏的丙烯酸甲酯,监测结果直接反映了其泄漏的时间和浓度.  相似文献   
37.
38.
针对井下巷道-矿车系统易造成巷道风流紊乱、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稳定性的问题,建立巷道-矿车系统风流扰动模式及影响因素体系,提出表征巷道-矿车系统的风流扰动特征的关键参数,包括巷道扰动风阻、阻塞比、矿车位置,推导矿车运行至巷道不同位置时巷道-矿车系统扰动风阻计算公式,研究巷道风速、阻塞比与巷道风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矿车在巷道中顺风行驶的速度大于风速时,巷道-矿车系统对通风系统进行增压调节;当矿车逆风行驶时,巷道-矿车系统的风阻随着矿井通风系统供风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扰动为矿车驶出巷道时刻,阻塞比与巷道风阻呈现线性递增关系;此外,小风速、小断面巷道运行的矿车对巷道-矿车系统的风阻影响较大,模型求解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最大误差为6.84%。研究结果可为矿井通风系统的智能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2020年8月15日袁河袁州区段(棚下-袁河水厂取水口)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现象,为了解该河段溶解氧的变化及提高河道流量前后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将该段河道分为6个监测断面,于8月16—24日监测每个监测点的常规水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溶解氧和实时流量.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袁河袁州区段溶解氧沿水流方向从6.8 mg/L逐渐增...  相似文献   
40.
采用化学沉淀法将Fe_3O_4纳米颗粒负载到茶渣(tea waste,TW)上,之后对TW-Fe_3O_4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典型染料废水亚甲基蓝(MB)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固液比为4.0 g·L~(-1),p H(6.92)未调整,接触时间为120 min,TW-Fe_3O_4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8.70%.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描述TW-Fe_3O_4吸附亚甲基蓝的过程.TW-Fe_3O_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去除可分为快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Langmuir、Temkin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吸附过程.Langmuir拟合得到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84.47 mg·g~(-1).3次吸附-解吸循环实验之后,发现TW-Fe_3O_4对MB去除效果有限,表明结合较为稳定.TW-Fe_3O_4对MB的吸附机理涉及静电作用、离子交换、氢键作用、π-π堆积等.动力学、FTIR和XPS分析显示茶渣的表面官能团在吸附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TW-Fe_3O_4复合材料有作为染料污染废水修复剂的潜力,且能较为方便的从溶液中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