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实际观测为依据,以七台河地区地质条件为背景,给出该区塌陷变形,诸如不均匀沉降、地面倾斜、曲率变化、移动等力学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62.
多氯联苯处理处置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多氯联苯的处理、处置方法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热点、研究区域以及处理、处置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3.
西藏荒漠化及其防治战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西藏自治区荒漠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近10年来在探索荒漠化面积、类型、分布、危害、动态监测和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0474114hm^2,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1365180hm^2。从影响荒漠化进程的多种因素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荒漠化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有效地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政府于1997年制定了详细的防治荒漠化计划,制定了“保护优先、积极治理、适度开发”的防治战略。按该计划,在2020年前共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5243870hm^2。考虑到西藏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防治荒漠化在布局上将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为重点,兼顾其他地区。达到上述目标,将能初步实现西藏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4.
本文讨论了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含量、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意义.在野外情况下.残留态是镉的主要形态.用NH_4OAC提取的六种重金属百分率的序列为:Cd(12.97)>Cu(1.32)>Ni(1.06)>Zn(0.51)>Pb(0.24)>Cr(0.09).DTPA提取的序列为:Cd(33.10)>Cu(20.52)>Zn(4.25)>Ni(1.19)>Pb(0.93)>Cr(0.16).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取决于应用到土壤中的镉化物的种类.北京东郊土壤中相当一部分镉是以较易溶解的镉化物存在的.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之间,NH_4OAC提取的、DTPA提取的量和总量之间都显著相关.用相关方程计算的六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一次土壤质量综台评价.计算的评价值与实际评价值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65.
针对交通枢纽综合体人体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HOG)人体模型特征的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人体样本库的HOG特征,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样本的HOG特征进行分类训练。为了提高算法的精确度和适用性,以南京南站的监控视频为依据建立交通枢纽综合体人体样本库。并以南京南站监控视频和校园拍摄的人员视频作为测试集。结果证明,本算法可以有效识别交通枢纽综合体各种特征人体。  相似文献   
66.
以太湖为样区,选取2003~2010年26个测站的9项水质参数,按年分组,分别对参数年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均大于85%,且第1主成分所包含的水质参数均相同.因此,用第1主成分来反映太湖水质状况.根据测站点位置,使用ArcGIS创建泰森多边形,以相应泰森多边形所占太湖湖区的面积比例为权重,计算站点第1主成分的面积比例加权值作为新的水质评价指标,并进行克里格插值研究水质时空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7.
海草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是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域浅水中的单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在全球的C、N、P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对国内外海草生产力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海草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海草地上部分生产力主要采用改进的Zieman标记法(如针孔法),地下部分采用末端标记法.影响海草生产力的因素包括海草种类、光照、无机...  相似文献   
68.
以亚氨基二琥珀酸(ISA)为洗脱剂,考察ISA投加量、洗脱液pH值、反应时间和土液比对Cd、Pb和Zn去除率影响,通过Box-Behnken多因素设计法优化最佳洗脱条件,并采用涵盖土壤重金属残留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综合环境风险法评估修复效果.结果表明,ISA对Cd、Pb和Zn去除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ISA浓度为50mmol/L时,对矿山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去除率达到11.83%、34.26%和20.96%;对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和Zn去除率达到48.89%、57.08%和81.80%.增加反应时间和洗脱液酸性有助于提高ISA对Cd、Pb和Zn去除率.随土液比减低,Cd、Pb和Zn去除率呈上升趋势.ISA去除Cd、Pb和Zn最佳条件为:ISA浓度70mmol/L、洗脱液pH4.0和反应时间120min,预测矿山土壤和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和Zn总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2.58%和93.16%.ISA大幅度降低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Pb和Zn残留量,从而削减矿山土壤和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和Zn总环境风险达50.81%和87.13%.亚氨基二琥珀酸可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并降低残留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是一种潜在材料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69.
汪香君  姜美彤  李森  倪浩为  孙波  梁玉婷 《环境科学》2023,44(12):7014-7023
化肥减量增效是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微生物是调控土壤氮磷循环的关键驱动力,研究根际微生物氮磷转化功能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土壤氮磷利用率提供微生物学调控途径.基于3种典型农田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的田间微区试验,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玉米根际微生物在土壤氮磷转化过程中功能基因的差异及调控因子.结果表明,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受土壤类型影响,黑土和潮土的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主要受含水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红壤受全磷(TP)和速效磷(AP)影响.在土壤氮转化方面,编码氮转化过程通路中相关酶的基因丰度以脲酶基因(ureC)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丰度最高,分别为7.25×10-5~12.88×10-5和4.47×10-5~7.49×10-5.同化性硝酸盐还原的功能基因在红壤中总丰度要高于黑土和潮土,其它过程相关酶的功能基因总丰度以潮土最高.编码氮代谢过程相关酶的功能基因丰度主要受土壤细菌丰富度、全钾(TK)和TP含量的驱动.在土壤磷转化方面,催化有机磷矿化的碱性磷酸酶基因(phoD)数目为1093个,酸性磷酸酶基因(PHO)数目为42个.phoD丰度高出PHO丰度2个数量级,此外,同种土壤类型下施肥对phoDPHO丰度没有显著影响.随机森林分析表明phoDPHO丰度均受土壤水分、有机质(OM)和全氮(TN)显著影响,但AP含量对PHO丰度影响最大.从功能基因组水平研究了玉米根际微生物的氮磷转化特征,为利用微生物功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利用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影响大气复合污染形成的关键前体物,来源众多且化学组成差异较大. 为满足城市尺度VOCs精准管控需求,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与植被遥感资料,并与文献调研和实测VOCs源谱信息相耦合,采用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城市尺度高空间分辨率VOCs组分清单的编制方法,并以河南省驻马店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应用. 结果表明:①本文构建的清单编制方法能够获取城市尺度高空间分辨率的VOCs组分排放清单,根据现阶段可获取的活动水平分辨率,清单分辨率可在1 km×1 km及以上. ②驻马店市烯烃组分排放量最高,其次是烷烃和含氧VOCs (OVOCs),其中排放量较高的物种为异戊二烯、苯乙烯和乙酸乙酯等;对于臭氧生成潜势(OFP),烯烃和OVOCs是主要贡献者,OFP贡献较高的物种为异戊二烯、乙烯、乙醛和甲醛等;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域VOCs排放空间分布呈明显差异,林地茂密、工业企业密集、人口和路网密度较大的区域VOCs排放量较高. ③将清单结果与受体模型解析结果对比发现,二者在主要源类的识别上基本一致,印证了所构建清单的可靠性. 对比PMF解析因子谱和清单参考源谱发现,清单参考源谱中燃烧源以及工艺过程和溶剂使用源适用性较好,移动源谱适用性较低. 研究显示,驻马店市VOCs总量及组分排放空间特征明显,高空间分辨率清单可为城市差异化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