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以HP-INNOWAX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为分离柱,火焰离子化检验,外标法定量,考察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对土壤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土壤中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顶空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 min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定量结果。正己烷的线性方程为Y=11.49X-4.806、乙酸乙酯为Y=4.997X-2.873、丙酮为Y=9.710X-1.556、甲醇为Y=9.316X-5.956;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8%~97%,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计,n=6)为2.8%~9.4%,检出限分别为0.9、0.2、0.6 mg/L和0.4 mg/L。利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土壤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正己烷和甲醇,其含量分别为1.9 mg/L和1.1 mg/L。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土壤中残留溶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82.
建立了气质联用同时检测土壤中8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试样用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经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进行净化,用DB-5UI色谱柱(30m×0.25mm×0.25μm),外标法定量。考察了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氨基(NH2)和C18吸附剂对土壤中8种菊酯类农药的净化作用。结果发现,PSA吸附剂的净化效果最好并且对8种菊酯类农残的回收率效果最高。该方法在0.05~1μg/ml内相关系数大于0.99。对8种菊酯在土壤中3个添加水平(0.1、0.2、0.5mg/kg)下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69.7%~10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8.0%。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可靠,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土壤中菊酯类农残的检测。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高河煤矿地面压裂钻井作业对井下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以3#煤层E2307工作面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水力压裂前后煤层渗透率、抽采瓦斯浓度和纯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压裂钻井水力压裂后煤层反演渗透率提高了13倍以上;压裂后瓦斯浓度最大增幅为122%,最小增幅为34%,平均增幅为71%,同样,瓦斯纯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研究认为高河煤矿地面水力压裂作业对其高瓦斯含量、低渗透性煤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同类煤矿及煤层提高瓦斯抽采效率,预防井下瓦斯动力灾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4.
建立了地表水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直接过膜上样,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地表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结果表明,6种PAEs线性相关性良好,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1~ 0.05μg/L,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7.4%~106.9%之间。该方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85.
梅宏  李欣 《绿叶》2013,(3):56-62
大气污染、工矿废弃地数量大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滨海湿地破坏严重,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都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付出的生态代价。有鉴于此,我国应科学、合理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为避免或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完善资源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6.
文焱  齐晶瑶  李欣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969-3975
针对电催化还原工艺处理氯酚类有机废水受到限制等问题,制备了过渡金属O-NiCoP/Ni2P催化电极,并用于目标污染物2,4-二氯苯酚废水的电催化还原降解.同时,主要考察了2,4-二氯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pH和温度等因素对O-NiCoP/Ni2P催化电极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为10 mg·L-1,温度为25℃,溶液pH=7,Na2SO4电解质浓度为50 mmol·L-1,电流密度为10 mA·cm-2的条件下,O-NiCoP/Ni2P电极催化降解180 min,对2,4-二氯苯酚去除率可达到72.2%.同时,催化电极循环使用10次,2,4-二氯苯酚的去除效率保持在72.1%~72.7%,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际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7.
沉积物全样粒度参数已很难对受不同物源和不同沉积动力影响的古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不同来源的多组分分离提取敏感粒级方法较多,不同的方法提取的粒级兼容性及其所反映的环境意义差别值得探讨。本文利用烟台四十里湾3个柱状沉积物粒度分析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粒级-标准偏差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及其反映的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粒级一一对应,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敏感粒级含量在沉积物中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这说明了两种方法均能敏感地反映沉积物相同的沉积动力特征,但粒级-标准偏差法所提取的粒级易受端元组分影响,粒级-标准偏差法所提取的敏感因子主要反演主控因子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88.
从皮革铬鞣、复鞣污泥等处分离、纯化出4株吸附Cr3+菌株TP、XB、MY和TQ,采用ASS和FTIR等方法研究了其对低质量浓度Cr3+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吸附剂对低质量浓度Cr3+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是pH值4.0,投加量0.5 g/L,吸附温度30℃;TP、XB、MY和TQ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8.66 mg/g、11.65 mg/g、11.05 mg/g和10.22 mg/g.碱处理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吸附的吸附量,经过0.3 mol/L NaOH预处理后,其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7.86% ~ 38.96%.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表明,吸附剂TP、MY和TQ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XB更符合Temkin等温方程;用Dubimim-Radushkevich (D-R)等温曲线方程拟合发现,TP、XB.和TQ吸附过程属于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4种吸附剂对Cr3+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表明,该过程主要分为吸附剂外表面吸附、细孔内缓慢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9.
90.
洞庭湖的景观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景观元素分为三种:嵌块体、走廊、本底,在洞庭湖区,湖泊是洞庭湖的本底,洲滩是一种典型的嵌块体,在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现在洞庭湖区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研究湖泊的演变规律,洲滩的结构,动态变化,以及洲滩对洞庭湖功能的影响,对洞庭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整个湖区洲滩面积呈增长趋势,从1961年到1985年面积增长了815km^2,由于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差异,洲滩分布在不同湖区县市,不同时期,不同高程出现了不同规律:洲滩主要分布在岳阳、沅江和汉寿三地,不同类型洲滩的演化动态在不同湖区分布呈现异质性,洲滩(景观结构)的改变导致洞庭湖功能(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退化,因而沿庭湖洲滩治理刻不容缓,此外,还论述了芦苇,人工林和洲滩演化的相互影响,论证了芦苇是洲滩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工林有利于开发和治理洲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