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CAST工艺常规模式下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效容积为21.6 L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在常规模式下,处理模拟废水时,有机污染物和氮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并分析了反应器脱氮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的运行周期为4 h(进水曝气2 h,沉淀和排水各1 h)好氧区DO2 mg/L,污泥浓度MLSS稳定在4 000 mg/L时,污泥回流比为20%,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对一个典型周期进行监测分析,氨氮去除彻底,出水主要是硝态氮,总氮去除率约为69%。静态试验测得氨氮氧化速率为8.0 mg NH4+-N/(g MLSS.h),硝态氮生成速率为3.3 mg NO3--N/(g MLSS.h)。从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在上面运行条件下CAST工艺脱氮限制性因素是回流比和污泥龄。  相似文献   
12.
制药废水的厌氧生化性评价及UASB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山东某一药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首先采用间歇式实验对山东某一制药厂各主要车间生产废水及综合废水进行厌氧可生化性评价。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两级中温UASB,以某一时期排放的厂区综合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缩短HRT,考察在COD容积负荷的逐步升高下,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变化。进水COD稀释至10 000 mg/L左右,p H维持在6.8到7.1。在单级UASB最大工程设计容积负荷6 g COD/(L·d)的条件下,经过两级UASB的串联处理,总COD的去除率能达73.5%,出水COD能基本稳定在2 600 mg/L。在这个系统运行时期,产气稳定,出水p H值稳定在7.4到8.0之间,VFA在500 mg/L以下。实验结果表明,两级UASB处理该制药厂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UASB反应器中接种好氧污泥培养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启动,研究不同HRT对老龄(13年)垃圾渗滤液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情况。通过保持进水COD浓度不变、逐步缩短HRT从而提高容积负荷到40 g COD/(L.d)的方法,可以培育出直径为1~3 mm颗粒污泥,最终产气量稳定在100 L/d,甲烷含量在60%~70%之间,COD去除率保持在90%左右,污泥层最底部MLSS为81 g/L。逐步提高HRT依次为6、12、24、48和72 h考察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当HRT为24 h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最高达到3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钙调控剩余污泥碱性发酵,可有效提高发酵液原位合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提取短链脂肪酸(SCFAs)的效率.本文拟利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碱调控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提高发酵过程SCFAs产量,进一步提高SCFAs提取效率.通过配置不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混合比例的碱液,用于调控剩余污泥碱性发酵实验,发现混碱比例为25∶75时,可避免钙离子对污泥水解产酸影响,发酵液中SCFAs浓度达到6581.4 mg·L~(-1)(以每COD计,下同),是空白对照组(4179.4 mg·L~(-1))的1.6倍.同时,碱液提供的钙离子可将污泥发酵过程释放的无机阴离子去除,CO■、PO■浓度分别低至3.7 mmol·L~(-1)和0.5 mg·L~(-1).利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调控剩余污泥进行混碱厌氧发酵,可有效提高SCFAs的产量,消除主要无机阴离子对发酵液原位合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提取SCFAs的干扰,合成的LDHs中SCFAs的含量为52.3 mg·g~(-1) LDHs,是空白组(18.9 mg·g~(-1)LDHs)的2.8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污泥等有机废弃物,可以生成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同时实现废弃物减量化。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存在水力停留时间长,处理水质差,反应器对环境变动敏感,运行不稳定等缺陷。使用有效体积15 L的实验室规模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初沉污泥与剩余污泥混合的城市污水厂污泥进行高浓度厌氧消化处理。AnMBR通过膜过滤方式将悬浮固体(SS)截留在反应器内,增强了反应器运行的稳定性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AnMBR反应器在中温35℃,HRT为15 d,有机负荷为4.66 g-COD/(L·d)的条件下进行了为期155 d的长期运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反应器运行稳定,没有出现氨氮抑制和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沼气收率为0.48 L/g-VS,甲烷平均含量为63.32%。膜过滤水中COD浓度为0.77 g/L,COD去除率高达98%以上。通过物质衡算,基质总COD的54.38%转化为甲烷,仅有0.6%残留在膜过滤水中。在保持反应器污泥浓度25 g/L的高浓度条件下,实现了工作模式为4 min抽吸,1 min休息,平均膜通量9.6 L/(m2·h)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膜阻力抵抗值的计算,污染膜总阻力为11.87×1012/m,其中附着在膜表面的泥饼层和导致膜孔闭塞的有机层为膜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长期连续实验的产甲烷情况及膜过滤效果,验证了AnMBR在有机废弃物减量化和能源回收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孔哲  吴江  荣超  王添颉  李璐  黄勇  李玉友 《环境工程》2021,39(7):94-100
为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化社会的进程,验证了利用厌氧消化新技术处理城市污水的可行性,在日本仙台市搭建并成功运行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试浸没型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在25℃左右的常温条件下对实际城市污水的高效厌氧处理。该中试反应器从2019年5月运行至2020年1月,历时217 d,最短水力停留时间缩短至6 h, 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BOD5去除率为95%。1 m3城市污水中可回收沼气0.09~0.10 m3,每处理1 g COD可回收沼气约0.25 L,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可达到75%。每处理1g COD中有0.19~0.26 g转化为污泥,污泥产率小于传统好氧活性污泥法。研究采用的微滤膜可实现最大膜通量为17.75 L/(m2·h),稳定运行最大跨膜压量可达到23.5 kPa。该中试工程的成功运行再次验证了厌氧消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在低浓度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可能性与实用性,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生物质能源利用,是一项可持续性发展的革新工艺。研究在大型中试规模实现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也为后续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了基本运行参数和工程可靠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低碳脱氮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工程化应用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污水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为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反应,但其工程应用仍存在能耗高且难实现低碳化的问题.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可在厌氧条件下,以氨氮为电子供体、亚硝氮为电子受体,实现氨...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污废水资源化战略政策驱动下,工业废水零排放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重工业的水泥厂主要产生的循环冷却排污废水具有含盐量高、浓缩倍率大、Ca2+、Mg2+浓度高等特点,排放和回用前须进行科学有效的脱盐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及负担。传统处理工艺存在加药量大、运行不稳定、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剩余化学污泥量大等诸多的问题。采用混凝沉淀+反渗透+电渗析工艺深度处理水泥厂排污水的技术思路,探讨了电渗析单元在高盐废水处理中极致浓缩作用及特点并考察了其长期运行效果。在陕西省某水泥厂2个月以上的运行结果表明,电渗析系统脱盐率为24.7%,浓缩倍率为14.6倍,浓缩液平均电导率和产水量分别为147.7 mS/cm和0.07 m3/h。  相似文献   
19.
强虹  李玉友  裴梦富 《环境科学》2018,39(7):3443-3451
针对抗生素菌渣厌氧消化过程SO_4~(2-)的抑制问题,利用批试实验对不同COD/SO_4~(2-)比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产气潜能以及产酸相物质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D/SO_4~(2-)≥3时,微生物发生了适应性驯化,产气潜能在发酵10 d后逐渐恢复,累积产甲烷量(以TS计)超过208 m L·g-1,超过71%的COD转化为CH4;COD/SO_4~(2-)≤1.5时,产甲烷分别受到49%及完全抑制,有机物及SO_4~(2-)的去除率分别不足17%和5%,表明较高SO_4~(2-)负荷下产甲烷菌(MPB)及硫酸盐还原菌(SRB)同时发生抑制,COD平衡分析表明,转化为CH4的COD不足9.1%,而还原为SO_4~(2-)的COD保持在5.0%~9.0%,说明MPB比SRB对S2-的抑制更为敏感;S平衡分析表明,还原的SO_4~(2-)大部分以S2-的形式存在于发酵液中,少部分以H2S的形式存在于生物气中;产酸过程物质利用特性分析表明,溶解性蛋白质的甲烷化是在溶解性碳水化物甲烷化之后才开始.  相似文献   
20.
厨余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VFA、乳酸等快速降解有机物,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慢速降解的有机物,利用厨余发酵液作为外增碳源强化生物脱氮的可行性。首先利用SBR处理投加厨余发酵液后的低C/N污水,经过40 d的培养,最终TN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出水COD低于40 mg/L,说明厨余发酵液具有强化生物脱氮的能力;然后利用批式实验研究其在不同C/N条件下的反硝化规律,发现当C/N≤5.1时,出水出现了NO-2-N积累现象,C/N升高到最佳的6.5时,NO-2-N积累现象消失,反硝化速率为3.77 mg NO-3-N/(g VS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