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1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中论述了合理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净化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而施肥不当或滥用肥料不仅对土壤、植物养分平衡失调,作物产量与品质构成威胁,而且更重要的是作物吸收后所残留的肥料随着灌水或降水而产生径流、淋溶或侧渗,其累积效应对土壤和地表水、地下水易于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土壤环境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在肯定施肥对农业生产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施肥不当或滥用化肥,以城市生活垃圾、污水等为肥源所可能导致的土壤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性及其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4种类型5个石灰性土壤样品对锰的吸附、及其与土壤各理化性质的关系。在每克土壤加入25ml10~200gMn/ml的剂量范围内,土壤对锰的吸附极好的遵从Freundrich等温方程,而是否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则与加入的锰溶液浓度有关,当其小于120 gMn/ml时,则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这一现象说明,土壤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吸附位。在土壤各理化性质中主要是粘粒含量和阳离于交换总量(CEC)影响到锰的吸附。但在锰溶液浓度较低时,各土壤理化性质均与土壤吸附锰量无显著相关。平衡溶液的pH强烈影响土壤吸附锰的能力,当pH由4上升至7左右时,土壤对锰的吸附急剧增加,pH值再上升,土壤吸附锰量的增加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上自太行山下至黄河故道的一个具有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区域,研究了土壤中6种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地貌变化的关系。水溶态硼随地形下降而含量增加;易还原态锰含量与地形高低呈一致变化;钼含量以山地及低地最低;锌含量多偏低;铜在不同地貌土壤中的含量均在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15.
磷高效小麦基因型对不同磷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石灰性土壤施用不同类型磷肥对小麦基因型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各种磷肥对不同小麦基因型皆有不同的增产效果,且不同磷效率小麦基因型间对磷肥类型的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磷低效基因型与磷高效基因型不仅对水溶性磷肥(磷酸二铵、普钙)的增产效应有显著差异,而且对枸溶性(沉淀磷肥)和难溶性磷肥(磷矿粉),磷高效基因型的产量也相对较高,如对沉淀磷肥80-55的子粒产量为4.88g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本文作者为研究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的关系,于1978—1981年在陕西省不同自然类型区的130余个大骨节病点和非病点,采集了饮水、土壤、粮食与儿童发样进行硒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点均处于硒很低的环境,其中95%以上的病点饮水含硒量在0.2ppb以下,粮食含硒量(小麦、玉米平均值)在10ppb以下,反映人体硒水平的发硒含量,478名儿童中有92%在110ppb以下。但是,没有大骨节病的地区则处于较低硒、中硒和高硒环境。同时,经估算每日由水、粮供给人体(儿童)的硒量,看出5.4μg左右是非病点每日由水、粮供给硒量的最低值。从所有地点的分析结果看出,大部分地点的粮食供硒量占水、粮供硒总量的90%以上,说明粮食是这些地区人体摄入硒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粮食硒含量低的地点,无论是非病区或病区范围内,只要水硒含量高,就无大骨节病。 作者还介绍了在病区对患病儿童采取补充硒的措施,可以提高发硒含量达到非病区儿童的发硒水平,同时对预防大骨节病有明显效果,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大骨节病的产生很可能与环境中的硒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