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01.
在好氧反应器中,将海泥通过海水和营养物质培养成新型的活性污泥,在处理含盐废水时有较好的活性和沉降性能,对这种新型的活性污泥我们称其为海洋活性污泥。通过10周的培养,海泥的污泥体积指数(SVI)从最初的19 mL/g升高到70 mL/g,对有机废水处理12 h后高锰酸盐指数(CODMn)降解率达到90%,氨氮降解率达到45%。在污泥培养时,营养物质投加频率为一日一次最有利于污泥的培养,又葡萄糖比淀粉更有利于污泥的培养。对于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海洋活性污泥也比传统活性污泥有优势,甚至对于含盐量6%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12 h后能达到CODMn降解率达为70%,氨氮降解率达到30%。当NaCl浓度高于6%,海洋活性污泥仍具有一定的活性,但仍能观察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海洋活性污泥具有比传统活性污泥更强的盐度变化抗性,甚至在低盐度下盐浓度变化时,海洋活性污泥的氨氮降解稳定性也优于传统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与潜在的次生衍生危害等特点,设计并开发了面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对建设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World Wind组件,采用三维可视化环境建模、海量数据缓存机制以及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开发了系统的基本应用与高级应用,将系统应用到2005年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实例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可扩展性和较好三维表现力等特点,支持海量数据与复杂应用的集成与三维展示,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空间模拟和决策支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3.
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了3061%和6115%、3017%和5496%、3826%和7479%。因此,提高鄱阳湖生态区农田有机碳密度和固碳潜力最有效方法是有机无机肥配施,其配施方式以猪粪配施化肥相对最好,配施比例以70%有机肥配施30%化肥为宜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对高压气瓶中二氧化硫气体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 ,对各种可能影响二氧化硫气体标准样品量值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所制备的 2 0 .2 μmol/ mol二氧化硫气体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仅为 1 .4 % ,且具有良好的压力稳定性并能稳定保存 2 0个月  相似文献   
105.
边坡变形时序非线性判定及混沌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讨边坡变形性质及混沌预测可行性为目的,基于混沌理论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对其变形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征判定,试验显示变形系统具有混沌特性,可用混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基于混沌相空间重构技术,笔者构建了多种混沌预测模型进行混沌预计研究,分析各类模型的工程实际应用效果;针对单次监测时序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累加时序预测方案,训练结果显示,短期预测精度变形累计值基本控制在5%以内,高程值预测相对误差均低于1%,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6.
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军  叶芝祥  闫琰  黄小平 《四川环境》2008,27(1):19-21,26
本文以成雅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镉、铜、锌的含量。研究表明,成雅公路两侧距路肩200m范围内大气颗粒物已受不同程度的铅、镉、铜、锌污染,其中重金属含量Pb〉Zn〉Cu〉Cd,并获得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7.
影响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列联表分析方法探讨了小班的林地起源、优势树种、地理、生长等因素对小班的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小班的海拔高度和坡度是决定小班的马尾松虫灾发生类型的关键因素。小班的优势种结构、平均树高及郁闭度对小班的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也有较大的影响。图12表1参2  相似文献   
108.
羧甲基-β-环糊精对土壤中萘的洗脱去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对不同组分土壤中萘的洗脱去除作用,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洗脱去除作用比较,讨论了其对洗脱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对土壤中的萘有较好的洗脱去除效果,20g·1-1的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的洗脱率可达90%以上;洗脱液浓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洗脱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适当地增加洗脱液浓度对洗脱去除率有显著提高;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相比,以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作为增溶试剂,对土壤中的弱极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洗脱处理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环境标准样品是监测过程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中国受天然基体标准样品制备技术的制约,尚未拥有自己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标准样品。为制备符合中国重点流域沉积物类型及多环芳烃浓度水平的沉积物标准样品,对中国6个重点流域的沉积物进行了采样,获得了制备多环芳烃标准样品的原料。分析常温及冷冻2种干燥方式对多环芳烃的影响,为制备大批量多环芳烃标准样品提供数据支持。对11个点位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16种优控多环芳烃化合物浓度,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样品中多环芳烃检出率在99%以上,江河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浓度区间为664~2.91×103μg/kg,湖泊样品最高值达到1.25×105μg/kg,其主要污染源是化学燃料的燃烧。为中国制备水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标准样品积累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清江隔河岩坝区杉木—南酸枣林的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杉木-南酸枣林是清江隔河岩坝区的一种典型次生林。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比较复杂,群落的区系组成凤落叶阔叶树种主主,显示出由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植被地段次生群落的特征。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同地区的次生林类型中处于较高水平,表明群落以前受到过中度干扰。目前的恢复状况较好,群落的演替趋势是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