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ASBR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启动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ASBR反应器,接种消化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的混合污泥,在温度(35±1)℃、HRT为24h、pH为7.3~8.5的条件下经过160d的培养,获得了砖红色的厌氧氨氧化菌菌胶团.试验结果表明:进水NH+4-N和NO-2-N浓度约为180mg·L-1,平均总氮容积负荷为0.38kg·m-3·d-1时.NH4+4-N和NO-2N的去除率平均为93.2%和95.7%,TN平均去除率为86.9%.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出水pH值高于进水,稳定在7.74左右.  相似文献   
12.
珲春,除西部图们江之外,群山环绕,造就了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保全了难以取代的人文景观。生态,也因此成为珲春最鲜明的特征、最重要的品牌和她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图们江红莲"有着一亿三千五百多万年的历史、"绿洲沙漠"沙丘公园、"东方第一村"防川村、国家级"东北虎、远东豹自然保护区"……一张张自然和人文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UASB+SBR法处理某海洋油田产生的采油废水。针对该废水难降解和高盐度的特性,探讨总盐度、Cl-浓度、处理负荷、曝气时间等因素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多氯联苯流失,污染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高盐度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盐度废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溶解性物质,无机盐类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起着促进酶反应、维持膜平衡和调节渗透压的重要作用,但盐浓度过高,离子强度大,会造成质壁分离、细胞失活,使一般微生物难以在其中生长、繁殖,所以传统的生物法难以处理高盐度废水.文章就高盐度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研究进行综述.重点针对生物法中的耐盐微生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别阐述了耐盐的机理研究及耐盐菌在高盐废水中的研究,并提出了其在高盐废水应用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对沈阳市有关多氯联苯及其制品使用、保管及流失的调查基础上,应用研究建立的分析监测方法,对沈阳市环境及有关污染源环境的空气,土壤及水质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对大量可疑设备和废液进行了鉴定,对综合防治沈阳市多氯联苯污染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结果将为彻底解决沈阳市历史遗留的多氯联苯污染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表面的磷动态解吸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饱和吸附磷后的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Fe/C)为解吸对象,选择解吸液种类、解吸液浓度、流速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动态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aOH溶液为适宜的解吸液;0.10mol/L NaOH的动态解吸率可达85.39%;增大流速可缩短解吸时间,但过高的流速易导致流出液体积增加而带来二次污染风险;温度对解吸过程有轻微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可知,PBGC-Fe/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在解吸过程中至关重要,解吸过程主要由静电斥力作用以及表面配位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PBGC-Fe/C)对水中Cr(Ⅵ)的净化能力及其动态吸附过程,以PBGC-Fe/C吸附剂为固定床,选择溶液初始pH、进水流速、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和环境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动态吸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2,进水流速为5.14 mL/min,吸附剂投加量为2 g和环境温度为35℃的条件下,PBGC-Fe/C对水中Cr(Ⅵ)的最佳平衡吸附容量达到10.72 mg/g;提高溶液初始pH、进水流速和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或降低吸附剂投加量均可缩短反应穿透时间和衰竭时间;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PBGC-Fe/C对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过程,说明该吸附过程中内部扩散和外部扩散均为非限速步骤,吸附速率常数(kTh)随着进水流速的增大从1.3×10-3 mL/(min·mg)升至2.6×10-3 mL/(min·mg),随着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从2.7×10-3 mL/(min·mg)降至1.4×10-3 mL/(min·mg).研究显示,PBGC-Fe/C对水中Cr(Ⅵ)具有较好的动态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深部煤层封存二氧化碳(CO2),既能减排主要人为温室气体CO2,又能同步开采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即CH4)。在适宜CO2封存的含煤储层条件下,CO2属于超临界流体,其易与煤中部分无机矿物发生作用,进而改变煤的理化性质,最终影响煤层的CO2封存效果。为此,归纳了煤中易与CO2发生作用的矿物分布特征,分析了CO2与矿物间的作用规律及其对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结果表明,煤中易与CO2流体发生作用的无机矿物主要包括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上述矿物的分布与煤变质程度和沉积环境有关。在封存过程中,超临界CO2流体与煤中矿物间的作用会改变煤体孔隙结构、煤的CO2吸附能力和含煤储层渗透率。针对CO2与煤中矿物的作用关系,后续需开展以下研究:CO2流体与煤中矿物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CO2流体与煤层顶底板中主要无机矿物的作用规律;实际储层条件(温度、压力和地应力等)对CO2与矿物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CO2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同步采收CH4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析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型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文章从水环境管理体制、水污染控制方式、水生态安全管理、预警监控4个方面剖析了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对促进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能力提高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