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多数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了解化学品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可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讲主要探讨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现场应急抢险和救援。  相似文献   
32.
第五十六类无机碱 活性特点: 无机碱一般为金属氢氧化物.常见的无机碱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等.其中最常用的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相似文献   
33.
第六十四类 硼烷 活性特点: 硼烷,别名硼氢化合物.硼烷是硼和氢组成的化合物,随着硼原子数的增加,化合物可由气体、液体到固体.硼烷大部分有剧毒,加热或遇碱时分解为硼和氢,易与水和氧作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大多数为吸热化合物.  相似文献   
34.
第六十九类 N-卤代化合物 活性特点: 含有N-X键的许多化合物显示出不稳定性和爆炸性,同时又是氧化剂.二氟基化合物,包括从二氟化氨、四氟联氨至聚二氟氨基化合物等一系列物质,是众所周知的爆炸性物质.因此,在处理这类物质时需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其爆炸性危险.  相似文献   
35.
第四十八类 非金属氢化物 活性特点: 非金属氢化物具有EHn活性基团,大多数挥发性氢化物的最低爆炸氧浓度几乎是零.因此,在处理非金属氢化物时,全部除掉空气或氧气对安全操作是重要的.在氢化混合物中有杂质时会更进一步增加着火的危险.  相似文献   
36.
活性特点: 羧酸是具有HO-C=O官能团的有机物。在羧酸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成键,羟基氧的孤电子对与碳氧双键相共轭,使得C-O键加强,O-H键减弱,从而羧基中的氢可以离解,并且离解后形成的羧基负离子由于共轭加强,更增加了羧基负离子的稳定性,因而羧酸具有弱酸性。同时,也正是南于共轭而使羧基碳的亲电能力减弱,只与较强的亲核试剂(如金属烷氧化物)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7.
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在沈抚污水灌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沈抚污水灌区遗留的主要环境问题———芳烃、挥发酚、重金属污染和盐渍化 ,并从菌根真菌的耐旱性、耐盐性、菌根及其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固定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菌根生物修复技术能针对性地解决沈抚污水灌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并展望了其在沈抚灌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为完善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充分发挥其在预防事故中的作用,通过研究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化学事故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国外化学事故数据库发展较完善,其数据结构设计较合理,且事故信息全面、准确,事故数量多;而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建设还比较落后,存在数据结构设计简单、标准不统一、数据可靠性差,很多事故信息也未能共享等问题。因此,在发展我国化学事故数据库时,应确保事故数据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重视未遂事故信息的收集,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实现数据共享,使其为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研究、安全评价和安全培训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9.
石化行业控制室承爆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一种基于CFD技术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对某煤气化厂区氢气爆炸对控制室造成的风险进行模拟计算与预测分析。并把研究结果与传统的TNT当量法、Multi-Energy方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考虑到密集管道与复杂装置布局、气云大小等因素对爆炸超压的影响,且能用于超压波的近场预测,以及确定空间不同位置处的爆炸超压,更适用于石化行业控制室的承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0.
针对埋地油罐油气爆炸后果的危险性,采用一种基于CFD技术的事故模拟方法对埋地油罐不同油气爆炸浓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埋地罐中心点火,爆炸测点处压力大;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埋地油罐最大爆炸超压变化随油气浓度呈先增后减趋势线型,其最坏情况出现在油气化学当量比浓度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