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针对废润滑油再生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废润滑油再生领域。提出了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出基于数据库、模型库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选择决策系统。用户可通过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根据润滑油污染程度和再生要求,确定满足需要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相似文献   
113.
114.
沙化土壤作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渡形式,实现其有效恢复对减缓土地荒漠化进程意义重大.本研究显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和生物炭已应用于沙化土壤改良过程,但二者联合对沙化土壤改良影响研究较少;此外,细菌和真菌群落在沙化土壤改良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处理(CK)、单独接种AM真菌处理(RI)、单独施加生物炭处理(BC)和二者联合改良处理(BC_RI),研究不同改良方式对小果白刺(Nitrariasi birica Pall.)菌根侵染率、生物量、矿质营养元素(N、P、K、Ca和Mg)含量及土壤有机碳、营养元素(全N、全P和全K)、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细菌和真菌群落在沙化土壤改良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多元分析手段,探究不同改良方式改良作用机制,旨在为合理有效改良沙化土壤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接种处理(RI和BC_RI)小果白刺根系均观察到明显的菌根侵染现象,但RI和BC_RI处理间菌根侵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RI处理显著增加了小果白刺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N、K、Ca和Mg含量,BC和BC_RI处理显著增加了小果白刺地上部、根部生物量及N、P、K、Ca和Mg含量;BC_RI处理与RI和BC相比,根部生物量及P、K、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与CK相比,BC和BC_RI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RI处理使得土壤全N含量显著增加了152.54%,BC处理使得土壤全P和全K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2.5%和18.18%.各处理0.25~0.0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比例最高,BC_RI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大粒径(>0.25 mm)土壤团聚体形成.与CK相比,RI和BC_RI处理显著降低细菌、真菌群落Sobs指数和Shannon指数;各处理细菌及真菌菌门组成及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性.RDA及网络分析结果显示,AM真菌、生物炭及二者联合改良方式对土壤基质环境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不同改良方式下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不同改良处理中核心物种组成具有差异性;BC和BC_RI较RI处理,网络连接密集程度更高且核心物种组成更丰富;生物炭与AM真菌联合,弱化了Rhizophagus intraradices的核心作用,并增强其他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菌种)的核心地位.SEM结果显示,AM真菌和生物炭施用通过直接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及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特别是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变化)是导致土壤改良效果差异的主要驱动力.综上所述,不同改良方式对沙化土壤改良效果影响具有差异性,微生物群落在土壤改良过程中具有关键影响作用,AM真菌和生物炭联合对加速沙化土壤生态恢复具有潜在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生态农村是农村全面生态化发展的理想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实现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抽样调查了苏州的28个农村,根据其经济、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等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划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农村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6.
埋地天然气管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天然气管道失效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泄漏一方面会引起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会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国民经济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埋地天然气管道的普及,确保埋地天然气管道平稳、安全、高效地运行已经成为了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在分析常州市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影响因素 (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城市内涝,土壤腐蚀等) 的基础上,借助IDRISI完成了数据库建立和空间分析,为埋地天然气管道的管理和防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及其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效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质量分数8%的CTAB可使污泥比阻(SRF)从8.5×1012 m/kg降为7.5×1011 m/kg,滤饼的含水率降至75%左右,污泥的沉降性能最好,上清液的浊度也较小。相比之下,SDS对污泥沉降、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逊于CTAB。实验表明, 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通过溶出胞外聚合物(EPS)破坏污泥结构释放内部结合水来加快污泥的沉降速度和提高其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8.
从全国范围环境区划的角度,阐述了环境区划的理论基础──环境地域分异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环境区划的原则,提出了国家级环境区划的方法以及环境区划的等级体系标准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9.
好氧堆肥-土地利用是实现污泥资源化处置的主要方式,但污泥中重金属的环境健康风险是限制污泥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通过观测北方某工程规模的污泥好氧堆肥过程汞、甲基汞的变化,并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区域积分分析,研究好氧堆肥过程甲基汞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有机物中腐殖质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堆肥前后,汞与甲基汞质量分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通过质量衡算发现,堆肥结束后堆体中汞总量从(272.56±25.71) g下降到(211.10±12.97) g,出现22.5%的汞散失,而甲基汞质量从0.37 g下降至0.28 g,24.3%的甲基汞可能发生去甲基化而形态转变。在堆肥过程中,甲基汞质量与荧光区域Ⅲ(富里酸)体积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897,p<0.05),与荧光区域Ⅳ(微生物代谢副产物)体积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33,p<0.01)。基于堆肥过程甲基汞和汞质量的动态变化,在堆肥前10 d的有机物快速腐熟化阶段发生了甲基汞的去甲基化,而后随好氧堆肥过程翻堆、曝气发生了汞的蒸发散失。本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污泥好氧堆肥后对汞、甲基汞健康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室内空气化学组分复杂,包括各类氧化剂、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在空气中或室内表面发生均相和非均相反应生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有机污染物.检测室内空气中未被发现的新有机污染物并揭示其室内形成机制,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室内空气质量,也有利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精准控制.本文总结了室内空气化学近十年的重要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室内化学研究中3种代表性的实时在线质谱分析技术,这些实时在线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对室内污染物及其化学过程的理解,对评估室内空气暴露风险、精准防控室内空气污染、改善我国室内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