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准确测定不同磷形态含量,准确评估多泥沙河流中的生态环境风险,从不同磷形态研究意义和分析方法入手,对多泥沙河流磷形态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科学开展河流健康研究的建议:完善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建立磷形态动态平衡概念模型,提高磷形态与污染治理对策的关联性,为实现河流精准治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2.
危险废物处理与政策、法规、标准、技术、市场等影响因素关系密切。对2019年以来我国出台的危险废物管理政策法规、管理措施和标准规范情况进行梳理,对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技术进展、价格变动和市场投资趋势等进行概述,对环境违法案件舆情及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危险废物市场影响进行分析,综合运用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2020年危险废物市场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53.
经济飞速发展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增长,能源消费与能源供给、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在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强度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LMDI法将我国1996--2010年能源消费变化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探讨产出提高、结构调整、效率提高对我国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规模扩大对能源消费起到正向的拉动作用,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消费增长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费的抑制效应自“十一五”期间起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4.
玄武湖轮虫夏季水平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7月对南京玄武湖3个区域(荷花区、湖岸区、敞水区)轮虫的水平分布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次调查共检出轮虫25种,全湖轮虫优势种为裂痕龟纹轮虫、多肢轮虫、端生三肢轮虫和微型三肢轮虫。荷花区种类最多,且分布有蛭态类轮虫,但3个区域中轮虫优势种组成相似。3个区域轮虫丰度差异显著(〖WTBX〗P〖WTBZ〗<005),敞水区最高(12 700.3±3 726.4 ind./L),湖岸区(11 648.0±4 342.4 ind./L)次之,荷花区最低(8 646.9±3 798.5 ind./L)。3个区域的pH、悬浮物烧失量、总溶解氮和总悬浮颗粒物有显著差异(〖WTBX〗P<005),而水温、总氮、总磷和总溶解磷则无显著差异(P〖WTBZ〗>005)。冗余分析表明,与轮虫水平分布相关的重要环境因子为pH、浮游甲壳动物丰度、总悬浮物、悬浮物烧失量和总溶解氮  相似文献   
155.
岩棉作为一种保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随着建筑物的拆除,其中废旧岩棉的应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岩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聚合硫酸铁改性废旧岩棉作为过滤材料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用设计。聚合硫酸铁和废旧岩棉的结合,不仅可以使聚合硫酸铁得到更大利用,使污水处理的效果更加明显,还充分利用了废旧岩棉的剩余价值。经过大量的滴定实验,发现当聚合硫酸铁占废旧岩棉的质量分数为3.5%时,改性岩棉去除污水中COD等指标的效果最好。经过显微镜的观测,从微观角度对比了改性前后岩棉纤维的形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处理前后污水的透射比,对污水中的浊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6.
为探索水泥窑协同处置铬污染土壤(CCS)的可行性,用CCS部分替代硅质原料配制生料,于1 400℃煅烧成熟料,通过化学分析、强度测试、浸提实验及XRD/SEM分析,研究了CCS对生料易烧性、熟料强度及六价铬/总铬(Cr(VI)/∑Cr)浸出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CS能改善熟料烧成,掺量从0到15%,熟料中f-CaO含量略有下降,硬化试体的3 d、28 d、90 d强度略有提高。Cr(VI)/∑Cr浸出浓度随CCS掺量增加而增大,但随养护龄期延长而减小;当CCS掺量小于8%时,熟料3 d至90 d水化物的浸出液中,Cr(VI)浓度均低于0.05 mg/L,符合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铬离子浸出毒性减小是由于铬在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中的固溶以及水化产物对它的包裹封固作用。研究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CCS是一种可行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7.
氯酚类污染物(CPs)具有污染范围广、生物难降解等特点。传统的处理方法(生物、物理、化学)存在处理效率低、有二次污染等缺点。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具有氧化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能够高效处理CPs而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湿式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电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Fenton/类Fenton氧化技术等,并对以上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结合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在氯酚类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对它们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氯酚类污染物的未来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8.
159.
环境,资源,新工艺和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前人类只利用自然界的天然产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天然产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人类设法把那些无法直接利用的物质通过化学加工转变为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近代以煤和石油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合成制造出了纤维、肥料、药品、塑料等大量人类生活必需品,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化学合成造成了多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危害,即使在理论上化学反应也不能百分之百生成所需产物,绝大多数情况还会产生人们不期望的多种副产物,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对此如果仅仅着眼于治理,显然只是被动地避免污染而没有充分利用各…  相似文献   
160.
李静  周志龙 《环保科技》2001,7(2):17-20
介绍了曝气接触氧化处理含铁煤矿废水的试验原理和正交试验结果,并提出了曝气接触氧化法处理含铁煤矿废水参考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