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对保山市几个蔬菜生产集中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采样及样品分析,分析元素为重金属镉、汞、砷、铅、铬。结果表明,保山市几个主要蔬菜生产地土壤重金属根据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判断都属安全,土壤本身对蔬菜生产不会产生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282.
TiO2胶体从钛氧有机物水解制备,表征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光谱(XRD)、激光散射粒径分布、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利用罗丹明B染料分子作为探针分子研究TiO2胶体的光催化活性,分析了pH、催化剂用量、外加氧化剂(H2O2)用量及罗丹明B初始浓度对TiO2胶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胶体粒子平均粒径为13.8 nm(激光散法测定),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染料的反应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可以用Langmuir-Hinshewood模型加以描述,反应速率常数k1为0.08413 mg/(L.min),平衡吸附常数k2为1.5305 L/mg;在pH为6,TiO2胶体用量为0.04%,H2O2(含量30%)用量为0.2%(V/V),光照度为69.6μW/cm2时,5 h后罗丹明B染料的降解率可达到99%以上;相似的条件,0.2%的P25 TiO2粉体光催化处理染料水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90%。纳米TiO2胶体不仅可以提高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还具有用量少,可有效降低水处理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3.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反演PM_(2.5)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R/S和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了1998~2014年我国PM_(2.5)时空格局、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998~2014年期间,最高只有24.67%的国土面积上,PM_(2.5)浓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年平均准则值10μg/m~3的要求;PM_(2.5)浓度小于10μg/m~3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台湾、北疆,内蒙古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年均PM_(2.5)浓度大于95μg/m~3的地区主要是南疆和华北平原。1998~2014年期间,全国61.84%的国土面积PM_(2.5)浓度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了3.91μg/m~3,上升最大值为39.1μg/m~3。其中,呈显著上升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华北平原,且未来部分地区仍呈增长的趋势。PM_(2.5)浓度上升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排放,其中,南疆的PM_(2.5)主要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气溶胶,而其他地区PM_(2.5)主要来自人类活动排放。  相似文献   
284.
通过向阴极室投加接种污泥构建阴极功能型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并用其强化降解对硝基苯酚(PNP),考察了MFC运行过程中电极液pH、电导率和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使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考察了各环境因子与MFC输出电压的相关关系,并对阴极生物膜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MFC输出电压与阳极室、阴极室pH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电极液pH为6时MFC对PNP的降解性能较优,PNP降解率为100.0%,还原降解中间产物对氨基苯酚(PAP)生成率为32.5%±2.5%,而pH为4时PNP降解率为80.1%±4.1%,PAP生成率为13.3%±2.2%;外接电阻为100Ω时,MFC对PNP降解性能优于外接电阻50、200Ω时。阴极优势菌群中,懒杆菌科(Ignavibacteriaceae)推动了系统电子的传递,而嗜氢菌目(Hydrogenophilales)、伯克霍尔德氏菌目(Burkholderiales)具有辅助还原降解PNP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5.
针对对苯二甲酸(TA)水污染问题,通过浸渍法制备CuO-Y_2O_3/TS-1催化剂,利用XRD、SEM、FT-IR、XRF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构、形貌及骨架结构;构建非均相体系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对苯二甲酸(TA),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Cu(NO_3)_2·3H_2O和Y(NO_3)_3·6H_2O浸渍液浓度均为0.5 mg·L~(-1)、臭氧通入量为6.3mg·min~(-1)、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和pH=9.0时,反应30 min后,TA降解率高达99.8%。经5次循环后,TA降解率仍稳定在98.2%。进一步研究表明,CuO-Y_2O_3/TS-1催化臭氧降解TA实验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86.
研制出新型秸秆沼气技术,即以秸秆为基质,经微生物发酵后制取沼气。选育出高效活性菌种"沼气1号",研制出菌种的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和秸秆好气-沼气接力发酵技术(二次发酵法),建立了秸秆沼气的产业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87.
为明确敦煌莫高窟窟区环境和旅游旺季应急开放洞窟内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Metone ES-642移动式粉尘颗粒物监测仪对窟区和第100窟内PM10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窟区与第100窟内实时PM10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994.0μg/m3、0~997.6μg/m3,年平均值分别为24.0μg/m3和24.6μg/m3,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8月)的一次沙尘暴期间,PM10浓度日均值范围分别为1.64~547.19μg/m3、4.49~537.86μg/m3;窟区和第100窟内PM10浓度的年超标率分别为8.77%和9.32%,超标率较高的月份都集中在沙尘暴频发的春、夏两季;ρIO值的年变化表现为监测期2016年6-10月以及次年的5月(即旅游旺季)比值大于1,游客参观活动对窟内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88.
青藏高原中部海拔超过4000 m的中更世古人类手脚印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古环境、考古、人类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予以很高评价。众多评论文章中,《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上有一篇题为《西藏邱桑温泉手脚印遗迹及相关问题》的文章,对手脚印研究中的“年代”和“岩面艺术如何界定”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质疑。因此特撰写此文,对这两个方面的质疑做出回应。本文将系统梳理Zhang et al.(2021)所发表的手脚印“岩面艺术”中有关“年代学”和“艺术界定”这两方面的内容,从U-Th测年在碳酸盐沉积中的应用和史前艺术的特征等方面来解答部分学者对此研究存在的疑虑和误导,并提出本文的看法:U-Th法是目前对邱桑温泉方解石泉华进行年龄测定的最合适方法,所测的年代是可靠的,并且“岩面艺术”一词是这些手脚印组合最适合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