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42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粤东柘林湾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前海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丰水期间对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附近海域七星礁和虎屿2个拟建人工鱼礁区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分别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WQI法、富营养化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法对该海域海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重金属Pb,平均浓度分别为0.075 mg/...  相似文献   
472.
湖水冰封期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长春市南湖冰封期间,冰和水中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冰层融化的季节(2月末~4月初),存在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首先被释放的现象;在最寒冷时期,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在冰的上层浓度较大;在冰封期(11月末~2月中旬),冰-水界面和水-底泥界面水中营养盐等的浓度变化较为缓慢,在1月份,营养盐、叶绿素a和藻类的浓度达到最低值.但是,在冰层融化的过程中,冰-水界面和水-底泥界面水中营养盐等的浓度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473.
针对渔用废电池被大量丢弃在海洋中的现象,分别开展了废电池中主要重金属离子溶出特性试验和废电池浸出液对不同海洋生物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20的40L海水中自然浸泡状态下(45节电池),松下一号锌锰废电池溶出液中铅、镉、汞溶出浓度不断增加,但溶出速率较慢.单节电池在第60d,铅、镉和汞溶出总量分别为2.08μg、0.52μg和0.60μg,溶出率分别为0.004%、0.018%和1.263%;第210d铅、镉和汞溶出总量分别为28.76μg、6.38μg和1.02μg,溶出率分别为0.057%、0.224%和2.147%.一节废电池中铅、镉和汞总量在1L海水中全部溶出后浓度分别可达到50445μg·L-1、2850μg·L-1和47.5μg·L-1,分别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1009倍、570倍和95倍.废电池浸出液对不同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电池浸出液混合浓度中铅、镉和汞浓度分别为3.39μg·L-1、0.64μg·L-1和0.76μg·L-1时(45节电池40L海水浸泡60d),对黑鲷、脊尾白虾和缢蛏的96h半致死浓度值分别为溶出液混合浓度的5.13%、4.87%和6.71%,废电池浸出液中各重金属离子对海洋生物毒性具有非常强的协同作用.在鱼、虾、贝三类受试生物中,贝类对废电池溶出液毒性的耐受能力最强,鱼类次之,虾类最弱.  相似文献   
474.
不同油类对虾蟹类幼体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不同油类对虾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曝油处理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定时间的超声波乳化等操作,模拟溢油在海洋中风浪、涡动、湍流的乳化过程;设置阶梯浓度组,并在多个平行组急性试验的基础上,估算出8种油品对2种虾类和2种蟹类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MPC,并运用程序编制溢油质量浓度与虾蟹类死亡率相关性的估算模型。经过分析,结果得到:各MPC值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燃料油普遍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相同生长阶段,蟹类比虾类抗油毒害性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比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抗油毒害性强、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比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抗油毒害性强。编制的溢油质量浓度与死亡率相关性的评估模型,简易方便直观,为渔业污染事故理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亦为海域的生态经济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75.
利用2020年3月28日—5月3日南京某典型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监测数据,分析了园区内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春季园区φ(VOCs)范围为22.3×10-9 ~892.6×10-9,82.1%频率的φ(VOCs)<100×10-9;VOCs组分占比表现为:烷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烯烃>卤代烃>芳香烃>炔烃>有机硫。高体积分数VOCs中烷烃和烯烃占比高于低体积分数VOCs,受园区内部储罐存储、运输、转运等过程产生的油气挥发及石油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的生产影响显著。不同时刻φ(VOCs)表现为夜间最高、早晨其次、下午最低的变化特征,这与园区内部VOCs排放累积、大气边界层抬升和大气光化学反应等因素有关。OFP值范围为166.2~6 920.9 ,μg/m3,56.0%频率的OFP<500。  相似文献   
476.
桑沟湾海域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9年4月-2010年2月对山东荣成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海域水体中的叶绿素a(Chl-a)进行了6个航次的监测,分析该海区表底层海水中Chl-a的质量现状,探讨Chl-a在桑沟湾海区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水温和营养盐等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沟湾海域表层海水Chl-a质量浓度范围为0.36~9.77μg L-1,平均值为2.17μg L-1;底层海水Chl-a质量浓度范围为0.40~7.46μg L-1,平均值为2.14μg L-1。Chl-a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呈现一定的模式,夏季〉秋季〉春季〉冬季。Chl-a的质量浓度在春季和冬季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递减的分布特征,而夏季和秋季则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垂直分布上,夏季表层Chl-a质量浓度高于底层,冬季则是底层高于表层,春秋2季表底层垂直分布比较均匀。相关分析显示桑沟湾Chl-a与水温呈较显著正相关,但与营养盐溶解无机氮(DIN)不具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总体看来,桑沟湾海域Chl-a的时空分布受养殖环境状况、水文环境及陆地径流和外源输入的共同影响,贝藻养殖活动及营养盐的陆源输入是影响Chl-a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7.
采集分析了某农药厂阿特拉津(ATZ)生产车间的空气样品以及56 位生产工人不同暴露时间的尿液样品,对ATZ 及其代谢物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车间空气中ATZ 浓度为16.9~113.1µg/m3,厂区周围空气中浓度为0.09~0.56µg/m3.吸入人体的ATZ主要以其代谢产物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IA)和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EDIA)形式从尿液中排出.这2 种代谢产物占ATZ 及其代谢物总量的95.4%~98.4%.随着空气中ATZ 暴露浓度增加,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也随之增加,而且向着降解更趋完全方向(即从DIA 向DEDIA)进行.  相似文献   
478.
对火电厂两大固体废物烟气脱硫石膏和粉煤灰在空气自然条件下的固结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脱硫石膏的最佳质量比为3∶2;少量添加剂有助于固结材强度增加,其中硫酸盐类以1%Na2SO4效果最好,碱性添加剂以1%石灰为佳,添加1%*的盐酸可大幅增加固结材强度;此外,粉煤灰的含碳量和粒径对固结材强度有显著影响。粉煤灰-脱硫石膏固结材以电厂两大固废为原料,可利用工业废渣作添加剂,在空气自然养护条件下具有良好固结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填埋、铺路等对固结性要求不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479.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应急响应措施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场调查、访谈结果和甘肃省各级政府提供的资料,对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中,当地政府开展的各项应急响应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此次地震应急响应工作的特色之处,包括各级指挥部的权责明晰、重灾区及时有效的交通管制、科学的志愿者管理、新闻媒体的积极应对、基层干部组织有序的自救互救等,深入剖析了地震应急响应的"甘肃模式",对今后地方政府开展高效的震后应急响应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80.
于2013年春节前后在青岛观测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结合同期天气资料,探讨了雾、霾、降雨、降雪以及烟花爆竹燃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岛环境空气中以〈1.0μm细颗粒物为主,对颗粒物总数浓度的贡献超过95%。雾霾天时,颗粒物数浓度明显高于晴天,尤其是细颗粒物数浓度升高显著,霾天时以0.3-1μm颗粒物的数浓度增幅最大,雾天时则以0.5-2.0μm颗粒物的数浓度增幅最大。降雨、降雪对颗粒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对〉2.0μm粗颗粒物的清除作用最为明显。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环境空气中〈1.0μm细颗粒物的贡献显著,所造成的颗粒物污染约为不燃放烟花爆竹时的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