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63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生态流量保障的重难点在于流域生态流量不足问题的妥善解决。生态流量不足基于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型”和“人为型”。“人为型”生态流量不足的根源在于《水法》第4条规定的三生用水关系未得到妥善处理,实质上是水资源分配和管理不合理所致。具体表现为水资源保护理念镶嵌在制度表层、生态流量缺乏核心制度保障、流域规划匮乏强效监督机制、流域水资源分配信息公开不足、末端行政考核制度偏重水质管控、生态用水制度顶层设计与地方实施间落差巨大等。流域立法作为立法体系的中间环节,对上位法具有填补协调功能,对地方立法具有引领指导作用。建议在流域立法过程中,通过制度设计解构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现存的制度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成流域特有保护理念到实体制度的转型。二是基于流域生态修复、水资源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的开展以及有效衔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需要,建立生态流量管控指标制度体系不可或缺。三是基于流域规划对三生用水的初始分配性,将生态流量供给纳入流域规划体系中,从水资源分配初始阶段保障生态流量,同时强化流域水资源规划制度的监督机制,健全规划制定的程序性规范,明确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人员的构成规则、方式及模式。四是依法加深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五是完善行政考核制度体系强化对生态流量供给的考核。  相似文献   
152.
为研究揭示中国省际碳补偿时空格局变化特征,文章对基于绝对量碳赤字的碳补偿测算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相对量碳赤字的碳补偿测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我国碳补偿总额呈现下降趋势,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主要是受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国各地的GDP增速不断放缓的影响。(2)从我国各省(市)来看:碳补偿额度平均值排在前列的省(市)主要有上海、辽宁、江苏、天津、山东,浙江、山西、北京,而排名较后的省份主要有内蒙古、新疆、广东、黑龙江。(3)我国碳补偿额度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的江苏、浙江、上海;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区域的甘肃、青海、新疆以及东北区域的黑龙江、吉林。碳补偿额度整体呈现以东部沿海,京津,北部沿海区域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格局,表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补偿,且2007~2017年我国碳补偿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即碳补偿空间格局具有“惯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3.
基于硫碳同位素研究南京北郊冬季霾事件中PM2.5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2月27日—2016年1月6日,针对南京北郊地区一次霾事件所采PM_(2.5)样品,测定样品中水溶性离子、硫同位素与碳同位素组分含量。水溶性离子研究结果表明:该次霾事件以二次污染为主且移动源占主要地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盐的δ~(34)S(SO_4~(2-))值的范围为4.4‰~6.8‰,平均值为5.7‰±0.7‰(n=11),结合该地潜在硫源可知,此次霾事件中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及煤炭燃烧。PM_(2.5)中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43‰~-24.94‰,平均值为-26.62‰±1.11‰,说明碳质污染物来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燃煤。此外,硫、碳同位素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结合潜在硫源、碳源可知,2016年1月1日之前,南京北郊地区大气污染源以汽油车尾气排放为主;1月1日之后大气污染源以柴油车尾气和燃煤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154.
采用浸渍法将金属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上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负载金属改性ACF对模型油(二苯并噻吩-正辛烷)的吸附脱硫效果,对比了不同单金属和复合金属盐改性ACF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和Zn复合改性的ACF具有最好的脱硫性能;在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2.5 h,油剂质量比为21.5的优化条件下,脱硫率高达97.55%,且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55.
建筑业能源消耗全生命周期核算与特征分析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建设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在生命周期视角下,构建建筑业能耗生命周期核算模型,测算建筑材料准备、施工、运营、拆除阶段能源消耗,分析建筑业能耗的全生命周期特征;以25个省市为例,研究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气候区等条件下各省市建筑业能源消耗特征,解析能耗控制重点。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建筑业96.30%的能耗源于材料准备阶段(51.41%)和建筑运营阶段(44.89%),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材料准备阶段就超过运营阶段成为能耗主要领域,钢结构建筑比例的增加致使材料准备阶段能耗明显增加,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较为节能;25个省市因经济水平、气候区的差异,而出现"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于材料准备阶段能耗区域(Ⅰ类区)""材料准备阶段能耗高于建筑运营阶段能耗区域(Ⅱ类区)",Ⅰ类区主要为东北严寒地区、西北严寒地区、南部夏热冬暖地区,其因供暖或制冷时间长、强度大而使建筑运营阶段能耗较高,而华北、华东地区的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因城市扩张受限、人口高度集中、公共建筑运营强度大等使建筑运营阶段能耗高;Ⅱ类区主要为中东部寒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等使建筑施工面积不断增加,建造材料能耗高于运营能耗。因此,各省市应该根据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属气候区,把材料准备阶段和运营阶段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以实现中国建筑业能源消耗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56.
以淡水丝状藻法乐水绵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不同pH下其环境应激酶、叶绿素a含量和细胞死亡率的变化,以期能为水体中淡水丝状藻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pH为6.0~8.0时,法乐水绵对pH胁迫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表现为叶绿素a含量和环境应激酶含量变化较平稳。但随着pH胁迫的增加,法乐水绵细胞对胁迫引起的自由基损伤修复的能力下降。法乐水绵细胞通过形成更多的环境应激酶、增加其活性等途径来消除因胁迫而生成的多余自由基、缓解对膜系统的攻击。但pH超过8.5后,抗逆性减弱,法乐水绵出现生长抑制,pH胁迫对细胞结构的破坏加剧,导致出现细胞结构变异和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57.
效益评审方法在基层环境监测中心(站)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中引入综合效益评审的理念和手段,提高基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评审指标、评审内容和评审手段的方面的研究,为基层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综合效益评审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58.
气象要素及前体物对青岛市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深入探讨2013—2015年青岛市区O_3污染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气象要素对O_3浓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前体物对O_3生成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青岛市区O_3第90百分位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和超标率均在2014年达到最高值;O_3浓度在5—10月较高,12月至次年1月浓度最低;O_3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规律,白天浓度高,夜间浓度低。强太阳辐射、高温、相对湿度60%左右、风速4 m/s左右、偏南风等气象条件下易出现高浓度O_3。O_3的生成主要受前体物VOCs控制,且烯烃对O_3生成的贡献远高于烷烃和芳香烃,控制VOCs尤其是烯烃组分的排放可有效降低青岛市区O_3浓度。  相似文献   
159.
生物法降解养殖场臭气中H2S的反应器启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畜禽养殖场臭气成分复杂,完全去除较为困难。生物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脱臭方法,其中能否将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是影响生物法去除恶臭气体效率的重要因素。本实验采用定时定量投加Na2S的方式驯化活性污泥,并选用MLSS浓度和SO42-浓度增量变化2个指标作为污泥驯化成熟的指标,比传统的以MLSS作为污泥驯化成熟的指标更准确。采用循环污泥的挂膜方式,运行2 d后,通入新鲜的空气和H2S气体,2周后反应器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160.
中国二元经济中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及水资源在工农业两部门间的结构性短缺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之一。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工农业两部门的"双赢"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对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水资源流转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经济学阐述,进而得出水资源在工农业两部门中的流转是从无限供给状态到体现稀缺性的过程。并结合1949-2009年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对中国水资源在两部门经济中的流转进行了阶段识别和趋势研究,即"余水"流转、"低效水"流转和"竞争性用水"流转,从而为水资源流转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学理性解释,并据此提出通过建设引水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用水额度和税费标准法律规范,健全水资源流转的农业补偿机制和加强农业生产部门节水意识宣传,以完善我国水资源流转制度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