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镉锌联合诱导金属硫蛋白在鲫鱼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重金属镉(Cd)锌(Zn)联合胁迫对鲫鱼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d2+与Zn2+联合胁迫下,鲫鱼的肝脏和肾脏组织中MT质量分数的总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都是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MT的质量分数在12 h时达到峰值,肝脏MT质量分数达(4.84±0.28)(10.63±0.72)μg·g-1,肾脏MT质量分数达(6.34±0.39)(12.99±0.52)μg·g-1.从诱导的数量来看,Cd2+与Zn2+联合胁迫下肝脏和肾脏中MT质量分数均高于单独Cd2+试验组中的结果,这表明Zn2+的存在可以增强Cd2+诱导鲫鱼组织中MT合成的能力;肝脏在试验后的12 h内的增加速率最大为0.16~0.64μg·g-1·h-1,肾脏在试验后的6 h内的增加速率最大为0.41~1.70 μg·g-1·h-1,表明水体中的Cd2+与Zn2+联合可诱导鲫鱼组织中MT的合成与表达,且诱导时间主要在12 h之内.  相似文献   
452.
中国10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中150多万家企业数据等,“自下而上”建立中国2007年10km×10km CO2排放网格数据.结果显示,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特点是基本沿着我国人口胡焕庸线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全国CO2排放明显受城市活动影响,网格排放高值区域都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CO2排放空间格局的重点地区.全局Moran指数表明,中国CO2排放空间格局在10km空间分辨率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即空间上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而非随机杂散分布.局部Moran指数显示中国CO2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集聚效应的区域面积并不大,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核心区周边.基于这些重点城市采取CO2减排政策和措施,由于带动效应,其实际减排效果要远大于直接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453.
采用1m3的小型环境模拟舱,测试了不同温度和装载度条件下胶合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和复合地板中甲醛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甲醛浓度在初始阶段(0~3h)均迅速增大,随后速度慢慢减小,最后浓度趋于恒定值;温度升高会促进板材内甲醛释放,温度每升高5 ℃,甲醛释放量会增加10%~30%;而装载度增大则会减少单位体积板材内甲醛的释放量.利用不同装载度条件下板材在密闭环境舱散发过程和平衡状态浓度,求解了影响板材释放特性的关键释放参数:可散发初始浓度Cm,0、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模拟计算的浓度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为研究板材甲醛释放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54.
利用固定波长荧光分光光度(fixed-wavelength fluorescence,FF)法测定了太湖周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洪泽湖周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胆汁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代谢物水平,其目的是通过内滤效应和变异分析来优化该方法的稀释倍数和最佳样本量,并进一步判断PAHs的源解析。结果显示,鲫鱼和罗非鱼各环PAHs荧光比值与胆汁稀释梯度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揭示内滤效应并不存在;但是,各荧光比值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当稀释倍数逐步增加时,各环PAHs荧光值的变异也在增加,而较大的数据变异则导致功效值降低和样本量增加,因此将稀释倍数控制在1∶1 000左右较为合适,此时鲫鱼和罗非鱼的最佳样本量分别为6~7和27~62;太湖和洪泽湖养殖场周围水体中PAHs的污染均为石油源,其原因可能是长江下游工业发达、行船漏油现象频繁所致。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FF法对PAHs进行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5.
我国最近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锅炉清洗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目前,有关锅炉清洗的安全技术规范TSGG5003-2008《锅炉化学清洗规则》和DL/T794—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仅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锅炉化学清洗。有机热载体锅炉及传热系统由于其介质及结垢和清洗特点与以水为介质的锅炉有很大的不同,现有技术规范对其并不适用。另一方面,有机热载体锅炉通常没有检查孔,而且检验时一般难以将锅炉系统内的有机热载体排放出来,无法通过常规检验方法,对锅炉内表面的结焦、积炭、油污粘附等状况进行检验。因此,判定有机热载体锅炉是否需要清洗,以及对清洗效果的检查确认需要探索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56.
煤层水力压裂合理参数分析与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层水力压裂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的一种卸压增透消突技术,人们对水力压裂的卸压增透消突机理有了较充分的认识,现场工程应用的效果也较好,但有关煤层水力压裂参数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分析却是很少。笔者在阐述水力压裂机理及压裂过程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水力压裂所需的注水压力、流量、注水时间、注水速度、孔间距、封孔长度等技术参数以及煤体内在因素的影响作用;最后在义安矿FD003工作面进行了水力压裂试验研究和效果考察,得出适合义安矿的水力压裂合理注水参数。通过水力压裂,煤层瓦斯抽放量和抽放浓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卸压增透防突效果,同时起到了润湿煤体和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457.
现代城市建设中,狭长且超深的基坑肥槽因作业空间受限回填质量普遍偏低,肥槽回填土后期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渗水以及抗浮等问题,亟待采取新型有效的措施提高肥槽回填质量。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作为一种新型加固技术,可用于提高回填土强度并降低回填土渗透。为探究MICP技术应用于肥槽回填土的改性效果,以室内试验为先导,探讨2种改性方法在不同菌液细胞浓度、胶结干粉施加比例及胶结液浓度的配比下的改性效果,再将最佳配比的改性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验证。结果表明:2种改性方法中渗流法相较于拌制法胶结质量可控、改性效果更好。渗流法最优添加物配比为10倍稀释的菌液及低浓度0.5 mol/L∶0.5 mol/L(尿素与氯化钙浓度比例)的胶结液。现场验证试验改性后肥槽回填土相较于常规措施回填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174.2%~772.7%,压缩系数值减小0.09~0.41,孔隙比减小0.08~0.5,渗透系数降低1~4个数量级。改性后肥槽回填土对比常规措施回填土不均匀沉降基本消除,阻隔地下水渗流能力增强,回填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58.
<正>随着健康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健康企业建设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国能大渡河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通过“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实施一系列举措,营造出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59.
土壤有机质环境效应的研究已成为土壤学、环境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对全球 CO_2的贡献,土壤有机质对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对被污染土壤的净化作用等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阐述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生态系统中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60.
148,166,214!大平井下的闷雷已炸得人浑身颤栗,陈家山井口的恸哭又把人心弦撕扯,从孙家湾传来的噩耗,更如摄魂吸魄的魔咒,令天下为之惊愕。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矿发生的19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中,18起为瓦斯事故,死亡3052人。2001年到2005年2月底,在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占到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6%和92%。可贵的生命之光,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湮灭在不见天日的幽暗地腹;而煤矿瓦斯,这个井下头号杀手,则像个愈发恣睢的恶灵,游荡着觊觎下一场血腥祭礼。不能再有片刻拖延!瓦斯一日未降,我们就一日难逃梦魇;瓦斯一日不治,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是紧急动员,打一场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