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建立了便携式GC-MS快速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卤代烃方法,26种卤代烃内标定量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85,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2.33%~18.1%;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101%~134%;方法检出限为0.002 ppm~0.016 ppm.在实际现场监测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卤代烃时,使用便携式GC-MS的速查(Survey)功能初步判断样品浓度,确定稀释倍数,并验证了气袋和玻璃注射器采样对挥发性卤代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2.
氮在高含沙水向人工浅水湖泊补水期间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媛  申宇  杨世迎 《环境科学》2013,34(9):3437-3444
外来补给水源的水质和作为污染物载体的悬浮颗粒物对人工浅水湖泊的影响备受关注.在2012年4月23~25日东昌湖引黄河水补水期间,从入湖口到出湖口的纵断面5个监测点同步监测流量、泥沙和溶解态氮、颗粒态氮含量,并于23日和26日在整个湖区12个监测点采集水样和底泥样进行不同形态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补水导致入湖口附近的流速、悬浮颗粒物含量有明显的上升和回落,但影响范围有限;氮素的空间分布沿入湖湖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浓度梯度,入湖口附近水体、悬浮颗粒物和底泥中各形态氮含量比其他湖区高;从入湖口到出湖口的纵断面,补水阶段各种形态氮含量变化幅度依次降低,补水后溶解态和颗粒态总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颗粒态总氮增幅较大,受黄河补水影响显著.本次黄河补水氮素以溶解态氮为主,溶解态总氮∶颗粒态总氮=7.3∶1,溶解态氮形态以硝氮为主,颗粒态氮形态以氨氮为主.氨氮受外源补水和悬浮颗粒物吸附沉降影响较大,补水阶段悬浮颗粒物含量与颗粒态氨氮、总氮的相关系数是0.868、0.876,而硝氮受其影响不大.东昌湖底泥氮主要以有机氮形式存在,其输入源是黄河水及泥沙颗粒.  相似文献   
133.
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代谢产物的分析对于石油烃厌氧降解机制的研究、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以及微生物活动的原位监测具有指示性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石油烃厌氧降解的初始活化方式主要包括脱氢羟基化、加延胡索酸以及羧化等.其中,加延胡索酸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通常采用的代谢方式.同时,将代谢产物按照气体、无机离子和有机酸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物质特别是瞬时性、低浓度的有机酸类产物常采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归纳.通过实例强调了代谢产物作为潜在生物标记物的应用,并对石油烃厌氧降解代谢产物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展望.图3参58  相似文献   
134.
一种新型轻便的多功能防毒面具泄漏测试评价系统已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该系统易于在野外或实际作业场所进行相应的测试评价,同时还能够测定防毒面具的可靠性、适合性,对于防毒面具的缺陷部件如饮水管、呼气阀等部件具有较好的测试与评价能力.通过该仪器对防毒面具进行的可靠性和适合性测试,可以帮助使用者显著增加其对所佩戴防毒面具的信心,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作业效率,对于防毒面具等呼吸器的性能检测与监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对南充市不同区域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运用单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农村土壤重金属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受到了重金属轻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Ni、Cu和Zn。52.8%样点受Cu轻污染,41.7%Zn轻污染,8.3%Hg轻污染,36.1%Ni轻污染,2.8%Ni中度污染。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6.
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采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子站规模扩大和监测项目增加的要求。本文结合成都市空气质量自动子站实际情况,在现有人员结构、技术水平、后勤保障、仪器设备条件下,本着经济、快捷、稳定的原则,选择三瓦窑子站做为试点,对子站的数据采集、状态监控、设备校准等3个方面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实现子站现状优化。  相似文献   
137.
垃圾渗滤液COD检测方法中Cl~-干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世迎  张文义  单良  杨鑫  王萍 《环境科学》2010,31(4):1014-1020
化学需氧量(COD)是垃圾渗滤液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氯离子(Cl-)对COD检测的干扰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实验对比了重铬酸钾回流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碱性高锰酸钾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渗滤液COD时的Cl-干扰程度.普遍采用的重铬酸钾回流法,由于Cl-存在干扰,掩蔽剂不能完全有效掩蔽,Cl-≤3550mg·L-1时测量结果并不准确;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Cl-的干扰;碱性高锰酸钾法虽能消除Cl-干扰,但氧化效率只有重铬酸钾的60%左右;紫外分光光度法不仅时间短、效率高,还能有效避免Cl-带来的干扰.在COD值≤150mg·L-1的稳定水质中UV254与COD值有较高的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85;UV365在COD值≤600mg·L-1都有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6.UV365比UV254具有更广的检测范围和更高的COD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8.
牛粪对互花米草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广银  郑正  邹星星  杨世关 《环境科学》2009,30(7):2130-2135
以互花米草和牛粪为原料,采用中温(35℃)批式发酵的方式,考察了添加牛粪对互花米草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单独发酵时,单位VS产气量为222.61 mL/g,发酵过程出现酸化现象,pH最低为5.60;添加牛粪改善了厌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系统的缓冲能力,发酵过程未出现酸化现象,pH经短暂下降后很快恢复到7.2~7.5,累积产气量提高了38.83%,互花米草单位VS产气量为309.05 mL/g.混合发酵对消化液中有机酸产量影响不大,但有机酸高峰提前5d出现.FTIR表明,混合发酵促进了微生物对互花米草中易分解有机物的利用.发酵前、后和混合发酵互花米草的结晶度指数cri分别为0.617 6、 0.620 0和0.615 4.  相似文献   
139.
为有效提高水雾综合除尘性能,基于水雾捕尘过程及抑尘作用机理,从复合抑尘剂润湿、吸湿、黏结作用组分出发,讨论不同性质粉尘与抑尘剂各组分间匹配协同关系,进而研究复合型水雾抑尘剂优选方法。结果表明:湿润组分优选疏水端含有碳碳双键、醚基或链间存在氢键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疏水基链长、不饱和度和支链数等方法,使湿润组分亲水、亲油性与粉尘相匹配。吸湿组分优选体心立方晶胞结构、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无机盐或混合配方无机盐,或者含极性强、能形成氢键的基团且空间结构复杂的有机吸湿剂。黏结组分优选溶液黏度高、交联网状、结构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上述组分优选的基础上,通过抑尘剂复配性能实验合理确定各组分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140.
为加强对风险事件的理解与管控,利用隐喻理论深入探索风险图谱的构成要素与表征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风险事件隐喻的特点,基于风险矩阵的方法原理,把风险图谱划分为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金丝猴事件以及大白兔事件4个象限。在考虑风险事件产生的特殊机制和管理者的态度与行为时,补充“龙王”事件和“大白鲨”事件,以及“纸老虎”“大白象”“恐龙”“鸵鸟”等系列隐喻,共同构成风险动物园图谱,并从风险管理和风险本体2个视角,讨论风险动物园的图谱解析和应用。结果表明: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除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外,风险评估者的知识维度也至关重要;同时,风险事件在发展过程中,事件属性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后,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提供一个风险动物园图谱的应用普适性流程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