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431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1443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222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83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91.
以浙江省建德市葛塘村水田、旱地、茶园和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指标及重金属含量,评估其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重金属污染风险,为当地有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示范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呈微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或较丰富水平,而速效钾含量则处于缺乏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产生显著影响。茶园土壤pH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果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研究区果园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55,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次之,处于中等水平,茶园和旱地则均处于差水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是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处于未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92.
对北京市地面监测站点的CO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其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2014年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市CO平均浓度分别为1.06、0.87、1.34、2.17 mg/m3。CO浓度均呈双峰型变化,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7:00-09:00,主要由交通早高峰的排放引起;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3:00左右,主要受交通晚高峰排放和夜间边界层高度降低的挤压效应的共同影响。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年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秋、冬季较为明显,体现了工业布局和区域传输对CO的影响。从全年来看,湿度对CO浓度的影响最大。对2014年冬季北京市的一次高CO浓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共同造成的,气象要素中地面气压对CO浓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3.
分别于2014、2015年采集合肥市区两场典型降雪雪样,对地面积雪按每层1cm进行分层收集,同时采集整体雪样,测定雪样中TN、氨氮、TP和COD。采用一次线性方程对积雪层自下而上方向上对污染物浓度进行趋势拟合。结果表明:(1)积雪层中TN和氨氮按自下而上的方向浓度的线性变化趋势为逐层递减的变化趋势,而TP和COD在积雪中的垂直变化特征不明显。(2)2014、2015年合肥市区两场降雪积雪中的氮、磷污染物主要以TN污染为主,分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和劣Ⅴ类水平。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湿沉降相比,合肥市区降雪积雪中氮、磷污染物浓度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194.
采用自制壳聚糖改性聚丙烯无纺布膜为膜组件的A/O-MBR(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聚酯工艺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并与PVDF商品膜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近70 d的运行中,当进水COD在200~500 mg/L之间,总氮在30~45 mg/L之间波动时,2种平板膜出水水质稳定。出水COD40 mg/L,NH4+-N0.5 mg/L,TN5 mg/L,浊度0.2 NTU,均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和最新的辽宁省废水排放标准。实验中考察分析了污泥浓度和COD/TN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对比2种膜的运行结果,改性聚丙烯无纺布膜的出水水质略好于PVDF商品膜,但过膜压力稍大、膜通量稍小。  相似文献   
195.
由于人力资源的制约性,甘肃陇东南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人力资源开发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为主导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成为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6.
茶叶蛋白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含有15%—30%的蛋白质,对生物体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但其中绝大多数是非水溶性蛋白质,难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目前对茶叶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工艺上,研究表明用复合法提取的效果最好。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叶资源,可通过对非水溶性蛋白改性(溶解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胶凝性等)来提高人体对茶叶蛋白的利用率,发挥茶叶蛋白的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197.
杨通进 《绿叶》2010,(10):93-99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光靠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的环境伦理学要有一种使命感,既要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培养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也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设定.并为新的国际制度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和价值引导。我们不能把环境伦理学仅仅理解为伦理学的一个小分支或者是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应用,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使整个伦理学具有环境视野和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98.
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脱氮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提升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溶解氧浓度,强化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有效提高了湿地内部溶解氧水平,曝气时溶解氧浓度可达6~9 mg/L,停止曝气后,溶解氧浓度迅速下降至0.5 mg/L以下,在湿地内部营造了一种交替的好氧和缺氧环境,分别促进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作用。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 d的情况下,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0%、87.6%和96.3%,较常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分别提高了74.1%、56.4%和18.1%,实现了氨氮、总氮和COD的同步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199.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反应温度为20℃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0.999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bs=1.01×10-3 s-1。该条件下,臭氧氧化对COD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4.25~12.75 mg/min)、不同的反应温度(10~40℃)和不同的初始pH(3.76~12.53)下,COD的降解也同样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COD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554×10-3) s-1增加到(1.06×10-3) s-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427×10-3) s-1增加到(1.40×10-3) 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在初始pH3.76~10.61范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18×10-3) s-1增加到(1.01×10-3) s-1,在初始pH为12.53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0.857×10-3) s-1。  相似文献   
200.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后硅钙渣用作水泥混合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后所产生的硅钙渣被大量的用作水泥混合材,通过水泥强度、水化放热和干缩性实验研究了原状硅钙渣和脱碱硅钙渣对水泥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钙渣掺量达30%时,硅钙渣水泥强度仍可满足P·C 32.5水泥要求。且随硅钙渣掺入量的增加,水泥早期水化放热速率增加的同时水泥累计水化放热量和干缩率还会显著降低。与原状硅钙渣相比,在同等掺量的情况下,脱碱硅钙渣更有利于保持水泥强度,降低其水化热和改善干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